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我们看经文:是故阿难,汝今当知,见明之时,见非是明;见暗之时,见非是暗;见空之时,见非是空;见塞之时,见非是塞。
四义成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
身为一个众生本具的现前一念心性,它非明、非暗、非通、非塞。
一个人要能够依止现前一念心性,要知道一个观念:当我们心性遇到光明的因缘,我们见到了光明,但是你不要被光明所转,因为这个见性它不是光明;见暗之时,这个见也不是黑暗、黑暗相;乃至于虚空现前的时候,我们随时看到虚空,但是见性也不是虚空;见塞之时,我们随缘看到阻塞的相状,但是见性也不是属于这个阻塞。
所以我们修不生灭心的人,第一件事情,你随缘吃饭、睡觉、过堂,随顺生命的因缘有种种的相状现前,但是你要知道它只是一时的因缘。
你不是过堂,你不是真正地在过堂,你也不是真正地在吃饭、睡觉,那只是随顺因缘而已,你的心性当中都没有这个东西的。
所以,我们在修习心性的人,第一个,先脱离外境,离外在的四种境缘。
这个离境是比较容易。
第二个,要离心,离你的生灭心。
第二段就比较困难。
汝复应知,见见之时,见非是见。
见犹离见,见不能及,云何复说因缘、自然及和合相?前面是说明我们这一念心性是远离外境的,不管外境怎么变,你就以不变应万变。
但是,我们在外境变的时候会产生一个生灭心,应该怎么办呢?说是“见见之时”
……我们解释一下。
这个地方圆瑛法师有很多解释,我们采用圆瑛法师所说当中比较容易理解的。
第一个“见”
是我们的“见性”
。
第二个“见”
是讲我们见性的一个生灭作用,叫“见分”
。
也就是说,当我们的见性遇到外在的因缘而产生一种见分、产生一种作用,见性转成见分的时候,其实这个圆成实性——这个我空法空的见性已经不是见分了,因为见分是变化的你说我这一念虔诚的心去拜佛,那为什么会拜佛呢?当然,拜佛的心也是从见性而起,但是它已经不是见性了,它已经不是本来面目了,它只能够是我们借假修真的一个一时的因缘,所以见性已经不是见分。
为什么呢?因为见性它是无分别智所亲证的,它尚且要远离这个见分——有分别的见分,是我们这个能分别的见分所不能攀缘的。
所以见性是要离开见分,是见分所不能攀缘得到的。
当我们在修学的时候,当我们在忆念佛陀的时候,当我们在念佛的时候,其实这只是一个方便。
你要真正找到你的本来面目,要用无分别智,不能有分别。
但是,如果完全无分别,你又不能积功累德。
所以,我们讲修空观,还得修假观。
修假观你要怎么样?无念中要起念头。
但是,在起念头的时候你很清楚地知道这只是一个一时的方便,借假修真。
所以讲“见犹离见,见不能及”
,见性还要脱离你所作用的见分——有所分别、有所作用的见分,它不是见分所能够到达的。
所以,身为一个见性,连见分都见不到它,只要有分别就见不到,哪里还有什么样的所谓的因缘、自然、和合相跟不和合相——因缘叫作和合相,自然叫不和合相——这么多的戏论可得呢?看总结。
汝等声闻狭劣无识,不能通达清净实相。
吾今诲汝,当善思惟,无得疲怠妙菩提路。
身为一念心性,可以说是动念即乖、开口便错,你不能用你的分别心去攀缘的。
佛陀就跟阿难尊者说,你身为一个二乘的声闻人,一向以来只是接受生灭因缘的教法,心胸狭劣,没有广大的智慧,所以你不能通达大乘的不二法门。
关于永恒之门神魔混战,万界崩塌,只永恒仙域长存世间。尘世罹苦,妖祟邪乱,诸神明弃众生而不朽。万古后,一尊名为赵云的战神,凝练了天地玄黄,重铸了宇宙洪荒,自碧落凡尘,一路打上了永恒仙域,以神之名,君临万道。自此,他说的话,便是神话。...
简介我叫江羽,本想一直留在山上陪着我的绝色师父,却被师父赶去祸害未婚妻了。而且多少?九份婚书!?...
林风因意外负伤从大学退学回村,当欺辱他的地痞从城里带回来一个漂亮女友羞辱他以后,林风竟在村里小河意外得到了古老传承,无相诀。自此以后,且看林风嬉戏花丛,逍遥都市!...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
要想从政呢,就要步步高,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要有关键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替你说上关键的话,否则,这仕途也就猴拉稀了...
专栏古耽预收微臣诚惶诚恐求个收藏容棠看过一本书。书里的反派宿怀璟是天之骄子,美强惨的典型代表,复仇升级流高智商反派人设,可惜人物崩坏,不得善终。结果一朝穿越,容棠成了文中同名同姓早死的病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