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孔子在《论语·季氏》中说道:“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前一句说的是西周时代,后一句说的就是春秋时代。
儒家所谓的义战,必用天子之命,地位相同的诸侯国互相征战,便是藐视天子,目无法纪。
李杰思虑片刻,提笔在稿纸上写到“圣经不与诸侯之师,以其不知有王也。”
这是破题,上半句不与就是不赞赏的意思,为什么圣人对于诸侯军队之间的征伐不赞赏呢,下半句写出原因“不知有王”
,即符合孟子“敌国不相征”
的意思,也同朱熹阐述的“擅兴之罪”
一致。
承题写到,夫所谓义战者,必其用天子之命者也。
敌国相征,则无王矣。
人之称斯师也,何义哉?此《春秋》尊王之意,而孟子述之以诏当世也。
将儒家义战必用天子之命,诸侯相互征伐便是目无王法写入题中,引申而来的就是孔子在《论语·季氏》中的话。
而孟子所处的时代,继春秋之后又过了大约一百年,社会混乱的情形,比之春秋时期有过之而无不及。
孟子将这句话说出来,便是借《春秋》之言,用来劝诫当世的诸侯们。
不消片刻,洋洋洒洒四百余言跃然纸上,写完后将稿纸晾于一旁,看向下一题四书题。
“知止而后有定。
一节”
看到题目李杰面露诧异,这道题师兄梁储在押题之中正好压中,师兄对于主考官出题思维的揣摩真是让人叹为观止,难怪后来能够做到内阁首辅。
其出自《大学》,全文为;“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知止,知道目标所在之意,这句话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知道应达到的目标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祥;思虑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
朱熹在集注中的注释为:“止者,所当止之地,即至善之所在也。
知之,则志有定向。
静,谓心不妄动。
安,谓所处而安,虑,谓处事精祥。
得,谓得其所止。”
草根男人赵潜龙怀揣为民之念,投身仕途。且看他如何一路横空直撞,闯出一条桃运青云路,醒掌绝对权力醉卧美人膝...
官场,是利益的牢笼胜利者,在人间炼狱失败者,在人间监狱。爱与恨,恩与怨,熙熙攘攘,皆为利往...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
官场如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可陆浩时刻谨记,做官就要做个好官,要有两颗心,一颗善心,一颗责任心。且看陆浩一个最偏远乡镇的基层公务员,如何在没有硝烟的权利游戏里一路绿灯,两袖清风,不畏权贵,官运亨通。...
普通人只要有机会,也可以封侯拜相。看王子枫一个普通的小人物,如何抓住机会搅动风云。每个人都可能是千里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