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2章
朝堂之争(二)
朱由校缓缓的把题本合上,放在递给王安。
“方爱卿,你推举刘一燝暂代首辅。”
明朝文武听到后惊愕了,纷纷琢磨方从哲是何用意,居然不推荐沈灌,居然推举死敌东林党。
东林党的杨涟,左光斗等人也疑惑方从哲此举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朱由校眉头一挑看向众臣们说道:“诸位爱卿有何意见吗?”
“陛下明鉴,刘一燝稳重持中,为政贤明,满朝无不称赞。
由他暂代首辅之职最合适不过。”
这其实也是朱由校的意思,也给方从哲指示过,但满朝文武不知道,特别是东林党人,就是不知道他有没有给浙党的人通气。
正疑惑时,又一个人站了出来。
“臣沈灌附议方阁老所言,刘一燝大人担任内阁辅臣以来,尽心用事,搜遗逸,旧德宿齿布满九列,中外欣欣望治焉。
暂代内阁首辅众望所归。”
沈灌也出来赞成方从哲,虽然不明为什么他会放弃竞争首辅。
东林党人觉得此事没有那么简单。
事到如此,刘一燝毕竟是东林党人,推举他上去也是东林人士预先计划的。
不管浙党是何目的,此时东林党也要群起站出来声援刘一燝了。
“臣韩爌附议,方从哲、沈灌大人所言甚是,刘一燝有翼卫之功于社稷,可暂代首辅之位。”
“臣惠世扬、杨涟、左光斗等附议。”
看到东林如此,楚党、齐党等人也纷纷站出来附议。
朱由校看到此景后,不由的笑道:
“朕自继位以来,一直有题本说朝中有党,争斗不断,相互攻讦,现在看来其所说都是妄言。
刘一燝,看来你朝中人望不错,都支持你,那就由伱暂代首辅之位吧。”
刘一燝其实早就知道此事,之前方从哲的嘱咐与朱由校吩咐都让他知道今天这个结果。
但在事情没定之前,他也没有跟东林党其余人通气说明此事。
在朝会上浙党突然来了这么一出,定会让杨涟等人怀疑自己是否与浙楚齐党相勾连,顿时让他有点心乱如麻。
现在听到朱由校这么决定,只能站出来说道:
“多谢陛下厚爱。
只是臣才疏学浅,刚上任内阁,现在又要暂代首辅,怕能力不足,对国无益而有害。”
“你就不要谦虚了,既然朝廷决定了,就由你来暂代内阁首辅了,切莫推辞,就这么定了。”
刘一燝没办法,但也只能接受了。
他想的没错,杨涟等人确实也开始心中怀疑刘一燝了,友谊的小船有了一丝裂缝。
在明代的早朝朝会是很重要的会,百司皆于早朝奏事,奏事是早朝最重要的内容。
那时,皇帝亲裁万机,在早朝上发挥着主动作用。
但到后期,由于许多皇帝怠政,导致早朝越来越形式化,内容也越来越简单,最后规定早朝一般只能说八件事,最后减到五件事情,其余的等早朝后再说。
把刘一燝暂代首辅的事定下来后,也就代表着早朝也过了一半。
这也让东林党有些泄气,原本准备好的弹劾方从哲,因为方从哲的退让也只能作罢了。
<div
天才中医凌游,在大学毕业后为逝世的爷爷回村守孝三年,并且继承了爷爷生前经营的医馆三七堂。可突然有一天,一群大人物的到来,让他的人生出现了转折,本想一生行医的他,在经历了一些现实的打击之后,他明白了下医医人,上医医国的道理,为了救治更多的人,从而毅然决然的走向了官场,游走在政军商等各种圈子。从赤脚郎中,到执政一方,从懵懂青涩,到老成练达,看凌游如何达成他心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
妻子背叛,对方是县里如日中天的副县长!一个离奇的梦境,让李胜平拥有了扭转局势的手段!即将被发配往全县最穷的乡镇!李胜平奋起反击!当他将对手踩在脚下的时候,这才发现,这一切不过只是冰山一角!斗争才刚刚开始!...
前世被当副镇长的老婆离婚后,崔向东愤怒下铸成了大错,悔恨终生!几十年后,他却莫名重回到了这个最重要的时刻!他再次面对要和他离婚的副镇长老婆,这次,他会怎么做?...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要想从政呢,就要步步高,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要有关键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替你说上关键的话,否则,这仕途也就猴拉稀了...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