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虽未明说,老朱却听出了言外之意。
“先生,胡惟庸竟然敢反?!
这浓眉大眼的老小子,敢反咱?咱扒了他娘的皮!”
“在原本的历史线,洪武十三年,正月,胡惟庸以谋反罪诛连九族,连带武勋一共被诛三万五千余人。”
此次,朱元璋罕见的没有勃然大怒。
“胡惟庸的反心,是你一步步培养出来的。
上位你为了收回相权,处处放任胡惟庸,哪怕知道他私下笼络文武官员,甚至有意结交蓝玉,都是睁一眼闭一眼。
他本就是极度贪婪之人,尝到权力的甜头之后,更是无法自拔,在得知上位企图废相,便伺机谋反。”
被说穿心事,朱元璋难免有些尴尬。
“先生,如今相权分化,咱还要不要废除丞相?”
眼前这位,可是堂堂洪武大帝,作为马上天子,身体素质可不是弱鸡朱标能比的。
丞相制度存在了几千年,是有一定价值的,何况如今还有内阁和军机处,丞相再也无法只手遮天,只能作为皇帝的牛马存在,自然没必要急于废除。
“暂时不必,上位让李善长重返朝堂,莅临首辅,刚好可以制衡胡惟庸。”
老朱若有所思的点点头,才开口继续询问:“先生,究竟如何才能成为盛世?”
建元八年,他本以为大明已经是盛世,结果季如风一来,就把他的骄傲摧毁了。
想要打造大明帝国,自然需要打造一个盛世,才有机会实现。
“天下大同,可谓盛世!”
“天下大同……”
朱元璋反复念叨,细细品味个中深意。
,!
“天下为公,天下大同;民为邦本,为政以德;九州共贯,多元一体;修齐治平,兴亡有责;厚德载物,明德弘道;富民厚生,义利兼顾;天人合一,万物并育;实事求是,知行合一;执两用中,守中致和;讲信修睦,亲仁善领;人人如龙,盛世降临。”
季如风一口气说完,便自顾自吃了起来。
老朱夫妇俩却陷入了深深思考。
许久,朱元璋率先打破沉默,神色凝重却又透着几分决然,“先生所言,如醍醐灌顶,这‘天下大同’四字,看着轻巧,做起来怕是千难万难呐。
咱大明如今初立,虽说四方渐稳,可百姓仍多疾苦,朝堂亦不乏暗流涌动,要达此盛世之景,路漫长着呢。”
季如风搁下碗筷,抬眼看向朱元璋,目光中满是期许,“上位,路虽长,却非遥不可及。
李善长入内阁,可先理政务、畅政令,让朝堂运转如仪;于民生处,当兴水利、减赋税、劝农桑,使百姓仓廪渐盈。
再以文教化,厚植仁德之风,那盛世根基便能慢慢筑牢。”
朱元璋微微皱眉,踱步思忖,“只是这朝堂暗流,胡惟庸一党犹如疥癣,不除不快。
咱既用李善长制衡,也得早做绸缪,防患未然,万不能让其再生事端,坏了这大好开局。”
“上位英明,可暗中安插眼线,探其动静,亦或扶持忠正之臣,以正压邪。
待内阁诸事顺畅,借其力清查吏治,整治贪腐,净化朝堂,方能一心谋那盛世宏图。”
季如风拱手进言,神色恳切。
“嗯,咱还得思量思量,这事儿急不得,得步步为营。”
朱元璋点头,目光深远望向殿外,似要看穿这大明江山前路,“至于这‘天下大同’,咱便以一生去践行,定要让咱大明成为那人人称羡、万邦来朝的盛世之国,不负祖宗期许,不负百姓所望呐。”
此后,李善长回府,一头扎进内阁规制钻研中,一边筹备开张诸事,一边暗忖朝堂局势,知晓此番重任在肩,既是恩宠亦是考验,行事愈发谨小慎微;而朱元璋也依着季如风之言,悄然布局朝堂,紧盯胡惟庸一党,只等时机成熟,将隐患连根拔起,为盛世之路清扫障碍,大明朝堂之上,风云悄然汇聚,一场无声变革正徐徐拉开帷幕。
:()大明仙师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
专栏古耽预收微臣诚惶诚恐求个收藏容棠看过一本书。书里的反派宿怀璟是天之骄子,美强惨的典型代表,复仇升级流高智商反派人设,可惜人物崩坏,不得善终。结果一朝穿越,容棠成了文中同名同姓早死的病秧...
草根男人赵潜龙怀揣为民之念,投身仕途。且看他如何一路横空直撞,闯出一条桃运青云路,醒掌绝对权力醉卧美人膝...
前世被当副镇长的老婆离婚后,崔向东愤怒下铸成了大错,悔恨终生!几十年后,他却莫名重回到了这个最重要的时刻!他再次面对要和他离婚的副镇长老婆,这次,他会怎么做?...
官场,是利益的牢笼胜利者,在人间炼狱失败者,在人间监狱。爱与恨,恩与怨,熙熙攘攘,皆为利往...
阴错阳差中,仕途无望的宋立海认识了神秘女子,从此一步步走上了权力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