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隔壁班的语文老师姓宋,名启明,取的是启明星引导光明、启迪希望之意。
宋启明听见苏述学和周硕的谈话,对他们说:“你想让他(周硕)以学生的身份在《诗刊》上发表作品,那可不容易啊!”
周硕听到宋启明的话,疑惑的看向苏述学。
苏述学于是给他解释起了《诗刊》的由来和机制。
《诗刊》创刊于19世纪,屹立两百年而不倒,是名副其实的百年巨刊。
19世纪初,由于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新技术的出现,书籍的成本越来越低,普通民众识字需求日渐增加。
一些有识之士便在此时发起了轰轰烈烈的白话文运动,力求简化古文,降低识字门槛。
史称“古文革新运动”
。
在古文革新运动中,新派诗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诗刊》便应运而生。
那时候,诗刊上只刊登新派诗歌,只要你的作品优秀,不管你是贩夫走卒,还是政客名流,或是商贾掮客,都能在上面发表自己的作品。
许多着名的新派诗人,都是在这里成长起来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各国开始休养生息,专心发展国内的经济文化。
20世纪70年代,在龙国“保护、发展、弘扬传统文化”
的政策指导下,《诗刊》新增了一个版面,上面逐渐开始刊登古诗词。
无数稿件如雪花般投入《诗刊》杂志社,诗词爱好者们纷纷在《诗刊》上发表自己创作的古诗词。
大批优秀的古诗词创作者被发掘,大量高质量的古诗词得以刊载面世。
至此,《诗刊》上形成了古诗词和现代首歌平分天下的局面。
到了20世纪80年代,龙国教育部在编写第六版语文教材的时候,第一次选录了《诗刊》中的两首诗。
此后,每逢教材改版,在《诗刊》中选录优秀的诗歌,便成了一个不成文的惯例。
至此,《诗刊》在龙国文艺圈的地位,终于达到了顶峰。
龙国的无数文人墨客,将自己创作的诗歌投向《诗刊》,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下一个入选教材的幸运儿。
毕竟入选教材的荣誉,可比龙国如今文坛上大多数的小奖项,都要有分量得多。
这种荣誉,也绝不是金钱所能衡量的。
如果作品能够有幸入选教材,那么他们的作品,将被一代人所传颂;他们的名字,将成为一代人的记忆。
可以说,《诗刊》是龙国目前最有格调、最权威、过稿最难的文艺刊物。
每天投稿到《诗刊》编辑部的稿件,简直多如牛毛。
周硕一个籍籍无名的高中生,想在这些海量的文人墨客中脱颖而出,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老实说,周硕拿出来的这三首诗,袁枚的《苔》、纳兰容若的《长相思》、郑板桥的《竹石》,别说是在现代社会,就算是放到高手如云的古代,那也是其中出类拔萃的存在,足以流传后世。
如果他是某所知名大学的知名教授,如果他是有名的评论家,如果他是某个单位的退休老干部,如果他是个很有名的明星……他这几首诗很容易就能发表在《诗刊》上。
但他只是个一个籍籍无名的高中生而已。
虽然周硕在武侠界已经有了不小的影响力,但这种最近才声名鹊起的新人,在《诗刊》面前还是不太够看的。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
简介我叫江羽,本想一直留在山上陪着我的绝色师父,却被师父赶去祸害未婚妻了。而且多少?九份婚书!?...
朝中无人莫做官,重活一世的秦毅不是这样认为。机遇来自于谋划,时时为朝前铺路,才能高官极品!上一世,含冤入狱,前途尽毁,孤独终老。这一世,从救省城下来的女干部开始,抓住每一个机遇,加官进爵,弥补遗憾,扶摇直上九万里!...
官场,是利益的牢笼胜利者,在人间炼狱失败者,在人间监狱。爱与恨,恩与怨,熙熙攘攘,皆为利往...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意外撞见女上司在办公室和陌生男人勾勾搭搭,齐涛偷偷拍下照片,依靠这个底牌,他一路逆袭,而女领导对他也由最开始的恨,逐渐改变了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