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921章(第1页)

第921章

“朝廷不把灶户盐丁当人看,非要把人彻底给逼死了才甘心,那等这些灶户盐丁死绝了逃光了,难不成让文人士大夫自己去煎盐煮盐吗?”

听到这话,韩宜可也是哭笑不得。

“这些都是应有之理。”

“那运司如何改革,文和可有想法?”

李祺点了点头。

“运使、同知务选年壮廉洁之士,副使、判官要除进士英俊之人。

官年壮,则无日暮途穷之忧。

任进士,则有砥砺名节之劝。

如有不为利诱者,三五年间不次升擢。”

“以二甲进士选副使,三甲选判官及杂以考选前列举人铨补,三年查有成绩,会经荐举或节年考语俱优者,副使比照知州推升各部员外郎,判官比照知县推升各部主事。”

“另,监察院盐道御史尤为重要,必须遴选刚正不阿之士,这一点老韩你心里面也应该清楚。”

韩宜可听后眼睛一亮,连忙将这些记在心里。

李祺与韩宜可聊了很久。

其实盐商从盐场拿出来非常便宜,但算上上下打点、算上运输费用,再算上买盐引的银子,这些加起来的话,一斤盐差不多也是要几文钱的成本。

这个价格可以说相当低了。

所以对于盐商而言,他们赚钱就非常的简单,纳粮换取盐引,然后再去盐场这边提盐出来,转手再一层层的卖下去。

几文钱一斤的盐,转手就卖个二三十文钱一斤,几倍的暴利,然后下一层的盐商再一手,加几文钱卖给终端的销售商。

这些终端销售商再加上几文钱一斤,然后缺斤少两、渗泥沙等等的方式,最终的销售价依然还是要高达几十文一斤。

这还是正常的情况,有时候,这些盐商还会根据情况加价,像云贵地区,江西、湖南、湖北这些地方,有些地方交通不便,自身又不产盐的情况下,盐的价格还会更高,上百文一斤也不算稀罕。

因此,本来盐这个东西,朝廷从中得利算是最小的,每年收到的税银少的可怜,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还会越来越少,到最后基本上就失去了这一块的收入。

甚至于到了后面的时候,一年下来,购买盐引的银子仅仅只有几万两税收方面更是惨不忍睹,江南地区一个富裕的大县,一年的税银甚至于连一百两都没有。

这就是盐政败坏的结果。

而盐场里面的灶户则是最苦逼,因为户役制度的限制,所以他们世世代代都是灶户,只能够在盐场里面一天到晚没日没夜的煮盐。

而管理盐场的官吏为了自己的利益,往往都会拼命的压榨这些灶户,本来规定灶户一天只能够工作四个时辰,可是官吏为了多出盐,可能就会让这些灶户一天工作六个、七个时辰。

这多产出的盐自然是不会上报给朝廷的,自然而然也就进了他们这些官吏的口袋了。

至于灶户盐丁,谁会在意他们的生死呢?

真正受益的就是士绅缙绅,大大小小的盐商,一层层的盐商背后其实还是士绅缙绅,一个个富可敌国,一个个吃的满嘴流油。

很多盐商家族原本只是一个家族,但是因为和盐扯上了关系,迅速就壮大起来,变成了一方豪族。

这些盐商家族又很清楚维持自己一切的根源,所以这些盐商家族又会不断的兴建私塾,支持自己家族的子弟读书考科举。

时间一长,慢慢的就会形成庞大的网络,这也是大明中后期东林党形成的根本原因,江南地区的读书人本来就厉害,出的官员多,现在又是各种勾结,慢慢的就形成了党争,斗的你死我活,争权夺利,根本就不顾江山社稷。

李祺既然来了,就不会允许这种事情再次出现!

盐政改革,必须进行!

热门小说推荐
官道征途:从跟老婆离婚开始

官道征途:从跟老婆离婚开始

妻子背叛,对方是县里如日中天的副县长!一个离奇的梦境,让李胜平拥有了扭转局势的手段!即将被发配往全县最穷的乡镇!李胜平奋起反击!当他将对手踩在脚下的时候,这才发现,这一切不过只是冰山一角!斗争才刚刚开始!...

官狱

官狱

官场,是利益的牢笼胜利者,在人间炼狱失败者,在人间监狱。爱与恨,恩与怨,熙熙攘攘,皆为利往...

极品对手

极品对手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

官场:扶摇直上九万里

官场:扶摇直上九万里

朝中无人莫做官,重活一世的秦毅不是这样认为。机遇来自于谋划,时时为朝前铺路,才能高官极品!上一世,含冤入狱,前途尽毁,孤独终老。这一世,从救省城下来的女干部开始,抓住每一个机遇,加官进爵,弥补遗憾,扶摇直上九万里!...

官路扶摇

官路扶摇

前世被当副镇长的老婆离婚后,崔向东愤怒下铸成了大错,悔恨终生!几十年后,他却莫名重回到了这个最重要的时刻!他再次面对要和他离婚的副镇长老婆,这次,他会怎么做?...

步步升云

步步升云

要想从政呢,就要步步高,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要有关键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替你说上关键的话,否则,这仕途也就猴拉稀了...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