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安维峻
附记王五
吴可读是甘肃人,后十余年,甘肃又出一个名御史安维峻。
他是甘肃秦安人,字晓峰,光绪六年的翰林,早先是拔贡出身。
拔贡逢酉年始举,十二年一回,有人说比状元还名贵,自是言之过当,但拔贡真才实学,绝无侥幸,则是事实。
进士看不起举人的很多,却绝不敢看不起拔贡。
事实上,朝廷对拔贡亦远比对举人来得看重,举人三赴春闱不第,得就大挑,挑上了不过县令,拔贡则一经朝考,得以七品小京官任用。
县令亦为七品,但身份比不上京官。
安维峻未点翰林以前就是七品小京官。
《清史稿》本传,说他光绪十九年转御史,“未一年,先后上六十余疏”
。
这大概是牢骚使然。
十余年翰林,不兼讲官,即不得专折言事,所以一为言官,畅所欲言。
光绪二十年十二月初二,以劾李鸿章获罪。
翁同龢是日日记:
封奏七件……惟安维峻一件未下,比至小屋始发看,则请杀李鸿章,劾枢臣无状,而最悖谬者,谓和议皇太后旨意,李莲英左右之,并有皇太后归政久,若遇事牵制,何以对祖宗天下之语。
入见,上震怒,饬拿交刑部议罪,诸臣亦力言宜加惩办。
臣从容论说,以为究是言官,且彼亦称市井之言不足信。
良久,乃命革职发军台。
观此则知安维峻初为翁同龢所救。
此亦必然之事,因为安维峻是翁同龢主会试所取中的门生。
安既获罪,直声震天下,发解之日,争相祖饯。
但得大名而去,实为侥幸。
且看他奏折中所言:
倭贼与邵友濂有隙,竟敢令索派李鸿章之子李经方为全权大臣,尚复成何国体?李经方为倭贼之婿,以张邦昌自命,臣前劾之。
若令此等悖逆之人前往,适中倭贼之计。
说李经方为“倭贼之婿”
,已觉可笑,却还有更可笑的话: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
林风因意外负伤从大学退学回村,当欺辱他的地痞从城里带回来一个漂亮女友羞辱他以后,林风竟在村里小河意外得到了古老传承,无相诀。自此以后,且看林风嬉戏花丛,逍遥都市!...
官场,是利益的牢笼胜利者,在人间炼狱失败者,在人间监狱。爱与恨,恩与怨,熙熙攘攘,皆为利往...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关于永恒之门神魔混战,万界崩塌,只永恒仙域长存世间。尘世罹苦,妖祟邪乱,诸神明弃众生而不朽。万古后,一尊名为赵云的战神,凝练了天地玄黄,重铸了宇宙洪荒,自碧落凡尘,一路打上了永恒仙域,以神之名,君临万道。自此,他说的话,便是神话。...
草根男人赵潜龙怀揣为民之念,投身仕途。且看他如何一路横空直撞,闯出一条桃运青云路,醒掌绝对权力醉卧美人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