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便是因为东陵子?”
“正是。”
胥姜叹气,随后又问道:“你不推崇东陵子,那又推崇谁?”
“文成太子。”
“文成太子?”
胥姜瞪大了眼睛,心说难怪你落榜,文成太子的主张完全与东陵子背道而驰,如今圣人以东陵子之说筛选人才,你拿文成太子那套去答,能中榜才怪了。
胥姜又问:“那你还考么?”
“……我不知道。”
一再失利让胡煦有些灰心。
“若再考,便要与你推崇之思想背道而驰,若不考,你进不了官场,便无法施展抱负。
两难,两难啊。”
提及此事,胡煦也难免长吁短叹。
胥姜想了想,提议道:“不若你先学东陵子,等科考高中之后,便可以复推文成太子之说,岂不两全其美?”
“一人怎可法二师?”
“为何不可?兵家常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要攻之,必知之。
且任何对立之学说,都是相辅相成的,以彼此为观照,方可纠其失补其缺。”
“要攻之,必知之……”
胡煦若有所思。
话已说到此,胥姜干脆直言:“竹春,请恕我冒犯,我瞧你天资聪颖,又勤恳好学,只有一点,却十分不好。”
“哪一点?”
胡煦虚心求问。
“你时常过于激愤,且孤芳自赏。”
胥姜语重心长地劝道:“竹春,私以为许多事莫要将自己拘得太死,更莫要自视甚高。
可知,这世人大多庸碌,且易被煽动,东陵派其学说,虽略显刻板教条,却能统其众,管其枢,不致乱其所以。
遂上位者立其言,以化其下,下位者奉其旨,以顺其上,其中乾坤,非一二言可语。”
闻得此番话胡煦犹如醍醐灌,瞬时将胡煦常年郁结在胸的困顿之气冲散,他将胥姜所言记在心头,作礼谢道:“东家,竹春受教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胥姜见他听进去了,松了口气,忙笑道:“不过是朋友之间的肺腑之言,这般便太生分了。”
闻言,胡煦神色一松,也笑:“那便多谢了。”
“这句倒受用。”
气氛和缓下来,胥姜又道:“此次酬书宴来的几位,其名声想必竹春有所耳闻,其中袁祖之袁先生,既在国子监任职,又对东陵子推崇备至。
你可将那本《东陵选注》熟读,届时若谈论起来,我可借机让你与其辩论。
理不辩不明,只有真正与鸿儒大家辩上一辩,你才能切身体会到,何为要攻之,必知之。”
胡煦连连点头,复又叹道:“我定是上辈子做了许多善事,这辈子才碰上东家这个贵人。”
胥姜闻言畅笑出声,这竹春,身上是有些呆气在的。
列好书单,还要列一份食单,这倒一时令胥姜犯了难,这酬书宴好坏也算是雅宴,馔食便要清新脱俗,所以最好用冷馔。
可冷馔……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
普通人只要有机会,也可以封侯拜相。看王子枫一个普通的小人物,如何抓住机会搅动风云。每个人都可能是千里马。...
十级官路,一级一个台阶。刘项东重生归来,从乡镇城建办主任起步,把握每一次机会,选对每一次抉择,一步步高升。穷善其身,达济天下。为民谋利更是他的追求。小小城建办主任,那也是干部。且看刘项东搅动风云,在这辉煌时代里弄潮而上,踏上人生巅峰。...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意外撞见女上司在办公室和陌生男人勾勾搭搭,齐涛偷偷拍下照片,依靠这个底牌,他一路逆袭,而女领导对他也由最开始的恨,逐渐改变了态度...
要想从政呢,就要步步高,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要有关键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替你说上关键的话,否则,这仕途也就猴拉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