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曾经府中奴才出身的赖尚荣,都能到富饶地方做知县,如今贾家嫡系却连影子都够不到。
物是人非沧海桑田,只要活着便要学着低头,贾政学会了低头,不是对当下处境,而是对探春。
林如海已经退了,能找的人只剩下探春。
贾家没钱没人,探春的夫家有。
贾政从来没有对儿女低过头,这次为了贾家的未来求到了探春身上。
这是父亲第一次相求,无论如何都应该帮的,有钱能使鬼推磨,何况只是一个知县职位,对王信来说,这不难。
这个不难,那个不难,这么多年她已经做了很多“不难”
的事了,确实不难,只是为难。
贾政的确是第一次相求,因为以往是别人求或者自己主动援手。
有时候探春都会恍惚,她废寝忘食操持府中,努力为王信生意出主意,是因为王信是她的夫君,还是因为王信是她的债主。
思量许久,探春还是对王信开了口。
王信当时的神情很微妙,不是犹豫为难,而是失望。
是该失望的,他的妻子嫁过来多年还是一心为娘家筹划。
从整个贾家到父亲母亲,到亲娘弟弟,现在到了侄子。
本不该如此的,探春多次质问自己,为何会如此,为何她一心维护的家人,没有一个人反过来体谅自己,哪怕一次。
这真的值得吗?
时隔多年,已为人母的探春终于开始计较,计较祖母,计较父亲,计较宝玉,计较自己并没有得到过太多。
她以往羡慕错人了,她不该和黛玉对比,应当和贾瑜比,她应该羡慕贾瑜,决绝又冷硬,没人会把这些事情摆到他们夫妻二人面前。
看在探春的面上,王信终是为贾兰谋了个知县的官职,虽说地方不是很好,至少是个正经官身了。
贾兰离家上任的那天,探春亲自去金陵送行,是送行更是告别。
探春再次对贾家告别。
几年后,另一个侄子跟在宝钗身后,走到了她面前。
和贾兰一样的境况,和贾兰一样的诉求。
看在自小一同长大,又是姑嫂的情意,还有宝玉的份上,宝钗开了口。
和贾政一样,宝钗从来没有求过探春,这次为了唯一的儿子登门了。
第一次又怎样呢?第一次多了,已经不值得她另眼相待了。
宝钗,宝玉,贾家,她都不在乎了。
怎么来就怎么离开吧,谁也不要再来指望她了。
。
探春可以帮李纨贾兰,为何不能帮自己和宝玉?
来扬州之前,宝钗这样告诉自己,同样都是亲侄子,凭什么贾兰可以,她的儿子不可以。
她不比凤姐,李纨差,她的儿子同样不能比她们的儿子差。
说来可笑,浑浑噩噩过了十几年的宝玉从来不管儿子,这会儿她要带儿子出来却跳出来阻拦了。
宝玉说是她耽误了人,是她逼得紧了,若不是她那孩子不会落到今天这地步。
她的孩子落到什么地步了?难道要像宝玉这个父亲一样,靠着家里无知无觉混吃等死一辈子才好?
若说开始几年是对宝玉失望,后来则是怨恨了。
但凡宝玉肯上进,她的孩子怎么用的着求人。
宝玉她管不了,她的孩子不能再碌碌无为一辈子。
按照探春一贯的表现,应该不会拒绝自己的求助,毕竟孩子姓贾,是她的亲侄子,宝玉和探春更是交好,怎么想都不会被糊弄过去,可偏偏探春拒绝了。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
普通人只要有机会,也可以封侯拜相。看王子枫一个普通的小人物,如何抓住机会搅动风云。每个人都可能是千里马。...
十级官路,一级一个台阶。刘项东重生归来,从乡镇城建办主任起步,把握每一次机会,选对每一次抉择,一步步高升。穷善其身,达济天下。为民谋利更是他的追求。小小城建办主任,那也是干部。且看刘项东搅动风云,在这辉煌时代里弄潮而上,踏上人生巅峰。...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意外撞见女上司在办公室和陌生男人勾勾搭搭,齐涛偷偷拍下照片,依靠这个底牌,他一路逆袭,而女领导对他也由最开始的恨,逐渐改变了态度...
要想从政呢,就要步步高,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要有关键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替你说上关键的话,否则,这仕途也就猴拉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