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李长安鄙夷地瞪了王缙一眼:“黄发垂髫,怡然自得,这是好事儿吗?”
这还不是好事吗?陶渊明文中的大治之世也就这样了啊。
王缙疑惑心想。
“这些孩童年少时只是疯玩,长大后这些孩童又要如何谋生呢?你年幼时你的父母难道只是让你疯玩吗?”
李长安道。
自然不是,莫说是像河东王氏这样的世家大族,就是普通的耕读之家也要在孩子年少时就教授他君子六艺。
王缙觉得自己理解了李长安的意思:“公主的意思是应当设立学堂教授这些小儿学习圣贤之道?”
“也不对。”
李长安摇摇头。
这也不对?王缙目露疑惑。
李长安对自己人还是很宽容的,对宁成和冯娘子,她讲多了这两个人也理解不了,所以李长安只需要对他们下达命令让他们知道如何去做就行。
对王缙这样聪明有学问的自己人,李长安就需要给他讲明白为何要做这些事,这些事有什么用,要怎么做这些事。
“这些普通百姓家的孩子,就算是熟读圣贤之道又有何用呢?他们难道能去长安考科举吗?”
李长安道:“他们根本考不过自小有名师教导的世家子弟。”
就算到了明清科举制度完善之后,考科举也不是人人都能考的,至少也得是寒门,寒门是什么,寒门是门第势力较低的世家,是庶族,不是百姓。
“要办学堂,却不是读圣贤之道的学堂,而是教授她们谋生手段的学堂。”
李长安循循善诱。
“先教他们识字,能读能写就行。
而后在找专门的工匠教他们不同的手艺,打铁、木工、医术、厨艺……这些才是他们长大之后能够谋生的手段。”
一项能谋生的技能才是一个普通的百姓最需要的东西,也是大唐日后强盛的根本,大唐不需要那么多的官员,大唐需要的是农夫,是铁匠,是医娘。
李长安需要的也是这样的人才,所以她现在要培养的就是这样的人才。
王缙恍然大悟。
对于让自家的孩子学门手艺这件事,宁村上下人人举手赞同。
甚至一向吝啬的大唐百姓们这次主动找上了李长安,各个都愿意掏钱出来建村塾,只求让自己的孩子日后能进学校学一门手艺。
大唐百姓们的观念很淳朴,有手艺的匠人旱涝保收,不必像他们这些种地的一样收成全看老天的脸色,就算以后他们的儿女依然是种地,可有一门手艺也能补贴家用,怎么上下来都百利而无一害。
反正现在村子富裕了,家家户户都有余钱,地里也有省力的新农具,不缺孩子这个半大劳力,让他们去读书也无妨。
当然主要是因为学费便宜,家家户户都送孩子来,一对多的学费自然比一对一的学费便宜多了。
只是碍于宁村孩子不算多,从六岁到十二岁所有适宜年龄的男女孩加起来也就五十来个。
村塾目前也只开了三门课程,一门基础识字课,一门木匠课还有一门厨子课。
!
,
意外撞见女上司在办公室和陌生男人勾勾搭搭,齐涛偷偷拍下照片,依靠这个底牌,他一路逆袭,而女领导对他也由最开始的恨,逐渐改变了态度...
专栏古耽预收微臣诚惶诚恐求个收藏容棠看过一本书。书里的反派宿怀璟是天之骄子,美强惨的典型代表,复仇升级流高智商反派人设,可惜人物崩坏,不得善终。结果一朝穿越,容棠成了文中同名同姓早死的病秧...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普通人只要有机会,也可以封侯拜相。看王子枫一个普通的小人物,如何抓住机会搅动风云。每个人都可能是千里马。...
草根男人赵潜龙怀揣为民之念,投身仕途。且看他如何一路横空直撞,闯出一条桃运青云路,醒掌绝对权力醉卧美人膝...
官场如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可陆浩时刻谨记,做官就要做个好官,要有两颗心,一颗善心,一颗责任心。且看陆浩一个最偏远乡镇的基层公务员,如何在没有硝烟的权利游戏里一路绿灯,两袖清风,不畏权贵,官运亨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