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2章 朱元璋准亲家叛逃(第1页)

众位将领琢磨了一晚上,今天终于能发言了。

宋濂和叶铮也暂时停止互相攻讦,静下心记录会议发言,并提出自己的意见。

让他们惊讶的是,昨晚这群人还瞪大着眼睛装呆傻,今天居然每个人发言都很踊跃,并且提出的意见都很中肯。

仔细思考后,宋濂和叶铮明白了原因。

这群将领可能都是务过农吃过苦的人,真切地知道贫苦农人急需解决的问题。

比如女子授田后,若与他村人成婚,该如何换田;

比如一家分有很多田地,但耕种人口不足、农具不足、牲畜不足,该如何互帮互助;

比如如何监督成丁人口划地,只靠县令肯定不够,县令之下是不是还需要新的官员;

比如成丁的人口除了最简单的田赋,之后徭役,特别是女子徭役要如何征收;

比如如果成丁人口出外经商或者做官,他们的田地、赋税、徭役又该如何处理……

宋濂和叶铮听到最后,都闭上了嘴,奋笔疾书记下将领们提出的每一个问题。

他们忽然发现,将领们所说的许多问题他们居然从未想到过。

只从故纸堆中翻前人的田赋政策,他们忽视的问题太多了。

不过两人毕竟是大贤。

很快,他们也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帮朱元璋完善政策。

叶铮身为事功学派传人,又在山村中长大,常带着弟子为邻里调解纠纷。

乡中邻里纠纷多和田地有关,叶铮迅速跟上将领们的思路,提出切实有用的意见。

宋濂自幼跟随名师读书,常年待在书房中,实践经验缺乏,但理论知识丰富。

“朱氏特色井田制”

虽是一个新东西,但遇到的许多问题,历史中已经遇到过了。

比如女性分田会遇到的问题,在唐和唐之前的朝代就遇到了。

在场的将领们不懂,但宋濂是把均田制研究透了的。

……

朱元璋等人在抓耳挠腮往陈标所写的“朱氏特色井田制”

框架中填内容的时候,陈标也在和三位兄长讲解“朱氏特色井田制”

什么大明啊朱氏啊的特色井田制,其实就是后世的农村土地承包制。

土地归公,联产承包,农村公社互助互利,既增加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又尽可能抹平了农民体能差距带来的个人生产力差距。

但陈标完全不认为,这个政策能达到后世的程度。

后世执行这个政策的时候,国家已经有了完善的机械生产线。

在大平原地区,有联合收割机等大机器赶场;田地零碎的小山村,农村公社也有小型机械供农民们使用。

这个时代有什么?他们建立的农村公社,能有一头耕牛就不错了。

而朝廷出租耕牛给农民集体使用……不好意思,西汉就有了。

还需要陈标说?

接下来就看朱元璋手中的屠刀,能让管理耕牛的官员清廉几年。

西汉中后期,出租的耕牛只剩下老弱病残,根本没法用。

补充耕牛的钱,全被官员和豪强吞了。

百姓没法自己耕种,为了交税就只能把地卖掉。

现在变卖为租,只是为王朝对土地再分配留了个保险,只要不连续遇到昏君,大明就不会烂到底。

再说徭役的事。

热门小说推荐
官狱

官狱

官场,是利益的牢笼胜利者,在人间炼狱失败者,在人间监狱。爱与恨,恩与怨,熙熙攘攘,皆为利往...

官途,搭上女领导之后!

官途,搭上女领导之后!

草根男人赵潜龙怀揣为民之念,投身仕途。且看他如何一路横空直撞,闯出一条桃运青云路,醒掌绝对权力醉卧美人膝...

官场:扶摇直上九万里

官场:扶摇直上九万里

朝中无人莫做官,重活一世的秦毅不是这样认为。机遇来自于谋划,时时为朝前铺路,才能高官极品!上一世,含冤入狱,前途尽毁,孤独终老。这一世,从救省城下来的女干部开始,抓住每一个机遇,加官进爵,弥补遗憾,扶摇直上九万里!...

绝品风流狂医

绝品风流狂医

林风因意外负伤从大学退学回村,当欺辱他的地痞从城里带回来一个漂亮女友羞辱他以后,林风竟在村里小河意外得到了古老传承,无相诀。自此以后,且看林风嬉戏花丛,逍遥都市!...

步步升云

步步升云

要想从政呢,就要步步高,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要有关键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替你说上关键的话,否则,这仕途也就猴拉稀了...

误入官路

误入官路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