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有一次,樊迟问孔子:“何为仁?”
孔子略一思索,给出的答案是两个字:“爱人。”
樊迟一脸懵逼,懵了半天,貌似有点懂了。
敢情老师是让自己要对别人好,这就是仁了。
嗯,这就是仁者爱人?
仁,是儒家核心思想之一,是儒家道德规范体系的根本原则。
用宋代大儒朱熹说:“百行万善总于五常,五常又总于仁”
,“仁义礼智四者,仁足以包之”
。
樊迟居然向孔子讨教如此重大的儒学问题,孔子当然要给出让樊迟这样理解能力相对低下的学生以合适的答案。
仁爱的理念,到后来孟子时代的儒家,就有了“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的经典名句。
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
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弄明白了何为仁,樊迟继续问孔子道:“那何为智慧?”
孔子掂着须,微笑答道:“了解人,即智慧。”
樊迟继续一脸懵逼,如一个求知欲满满的小学生,面对着一道实在超越其智商的难题时那种无辜可怜的样子。
孔子叹了口气,专门为樊迟作了番解释,道:“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谁料这一次,樊迟把脸上的苦瓜样保留到孔子有事离开了,樊迟还一个人在那里领悟,而且根本无法领悟到什么!
学思浅悟,但这个悟实在太难太难了。
这时,卜商有事进来,见樊迟在那里发呆,不由问:“子迟,你在发什么呆?”
樊迟这才省悟过来,忙以笑掩饰自己的尴尬,道:“子夏师兄,实在不好意思,刚才我向夫子讨教智慧为何意,夫子说‘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我一直想不明白,为何夫子说将直木放在弯木上面,就能使弯木变直?”
卜商一听就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他微微一笑,对樊迟道:“子迟,夫子的话,确实意义非凡呐。
直木,意思就是仁德的人。
弯木,就是不仁德的人。
想当年,虞舜治理天下,发现并提拔了仁德的皋陶,皋陶治政,仁德者越聚越多,不仁德的人从此疏远。
商汤治理天下,发现提拔了仁德的伊尹,伊尹治政,仁德者越聚越多,不仁德的人从此疏远。
这便是直木使弯木变直的道理。”
樊迟这才恍然大悟,忙向卜商施礼致谢。
原来,所谓真正的有智慧的人,就是使用那些正人的人,即品行、道德、才能出众人的人,这样的人得到提拔使用,甚至可以影响那些不好的人,让那些不好的人也变好。
当然,关于同一个问题,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对象,孔子的解释往往也是不同的。
如“何为仁”
的问题,同样是樊迟提出,但这一次,孔子的答案就不同了。
有一次,樊迟不知哪些筋搭错了,居然又问孔子什么是仁。
孔子语重心长地对樊迟道:“仁者,其生活起居必须庄重谨慎,处理事务务必严肃认真,与人交往讲究忠诚信实。
这是仁者所必须坚持的,即使到了蛮夷戎狄居住的地区,也不改变。”
意外撞见女上司在办公室和陌生男人勾勾搭搭,齐涛偷偷拍下照片,依靠这个底牌,他一路逆袭,而女领导对他也由最开始的恨,逐渐改变了态度...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简介我叫江羽,本想一直留在山上陪着我的绝色师父,却被师父赶去祸害未婚妻了。而且多少?九份婚书!?...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
草根男人赵潜龙怀揣为民之念,投身仕途。且看他如何一路横空直撞,闯出一条桃运青云路,醒掌绝对权力醉卧美人膝...
专栏古耽预收微臣诚惶诚恐求个收藏容棠看过一本书。书里的反派宿怀璟是天之骄子,美强惨的典型代表,复仇升级流高智商反派人设,可惜人物崩坏,不得善终。结果一朝穿越,容棠成了文中同名同姓早死的病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