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一百一十三章:麦克阿瑟的想法
但是国务卿艾奇逊却坚决反对。
他表示:美国不应该只看朝鲜半岛的局部利益,而忽视美国在全球战略的利益。
如果杜鲁门批准蒋光头出兵,将有可能激怒人口众多的中国,引发新的战争。
到时候,美国将不得不在远离本土的情况下,同时应对两个地区的战争。
艾奇逊还引用了中国古代的谚语——逐两兔者难得一兔,来说明自己反对蒋光头参战的原因。
艾奇逊的看法颇有道理,杜鲁门决定搁置争议,下次再进行讨论。
杜鲁门这边迟迟没有结果。
但在南朝鲜视察的麦克阿瑟看到南朝鲜军队的惨状后,再次发电催促杜鲁门,让他尽快同意安排蒋军入朝。
然而,艾奇逊却擅自把麦克阿瑟的这封电报扣下了。
美国的军界和政界出现了截然相反的两种观点,杜鲁门在其中左右为难,为此他在白宫召见了顾维钧和胡适,听取了他们的意见。
不久后,麦克阿瑟又发来电报催促,并派他的空军参谋长范登堡亲自赶回华盛顿,向杜鲁门面陈自己的意见。
杜鲁门于是再次召集开会,研究是否批准蒋军入朝的问题。
以约翰逊、布莱德雷和柯林斯为首的美国军方代表都赞同动用蒋军52军,他们认为这样不仅可以最快稳定战局,还可以减少美军的伤亡,使美军的地面部队能够在紧急情况下使用到其它更重要的地方去——欧洲。
但是,艾奇逊依然坚决反对。
艾奇逊说:“如果蒋光头的军队开进朝鲜打击北朝鲜共军,毫不怀疑,中共必将加倍地进行还击。
那样一来,朝鲜战争马上就会扩大,局势的发展也必然难于控制,其结果不仅美国将要深深地陷进去,而且会把我们的盟友吓跑。”
“这牵扯到世界范围的影响,我们必须考虑一种可能性,就是此举会令联合国内与我们立场一致的国家出现分化,从而导致美国陷于孤立。”
“英联邦国家可能完全无法接受自己的军队同蒋军军队并肩作战一事,我国在远东地区的领导地位正在联合国受到严重削弱,因此必须慎之又慎,避免我们在该组织内的同盟阵营分裂。”
在艾奇逊的坚决反对下,杜鲁门最终决定不让蒋军出战。
这个消息传到东京后,麦克阿瑟大为不满,美国国防部部长约翰逊宣布辞职,一时间,艾奇逊成为了美国国会和美国公众抨击的焦点。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
普通人只要有机会,也可以封侯拜相。看王子枫一个普通的小人物,如何抓住机会搅动风云。每个人都可能是千里马。...
十级官路,一级一个台阶。刘项东重生归来,从乡镇城建办主任起步,把握每一次机会,选对每一次抉择,一步步高升。穷善其身,达济天下。为民谋利更是他的追求。小小城建办主任,那也是干部。且看刘项东搅动风云,在这辉煌时代里弄潮而上,踏上人生巅峰。...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意外撞见女上司在办公室和陌生男人勾勾搭搭,齐涛偷偷拍下照片,依靠这个底牌,他一路逆袭,而女领导对他也由最开始的恨,逐渐改变了态度...
要想从政呢,就要步步高,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要有关键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替你说上关键的话,否则,这仕途也就猴拉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