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7章 永王山探古(第3页)

在钟楼、鼓楼走了走,时月又被其对联吸引:巨钟当当惊醒世间名利客,余音袅袅唤回苦海迷梦人。

小槌轻点妙音能除三世苦,急鼓密声威风远震九霄云。

不到这类清静场所,是无论如何看不到这些振聋发聩之语的。

它们能让喧嚣的市声远去,也能让躁动的俗心安静下来。

时月正在沉吟,思绪被一阵脚步声打断,抬头一看,原来是个清瘦的和尚,正向他含笑合十。

秦时月还了一个英雄礼,说无意惊扰,请乞宽恕。

和尚问他是否愿去客堂一叙?秦时月欣然而从。

两人坐下喝茶聊天。

眼前是慈眉善目的出家人,身边是一扇鼓形的窗洞,外面的紫竹在风中轻轻摇动,发出“息索息索”

的响声。

秦时月照例自称是纸商,闲来信马走走,见到宝刹,便来拜谒。

和尚听了,自然很是热情,自称法号见山,是本寺的住持。

秦时月听了,连忙重新起立施礼,方才落座。

秦时月施此大礼,也不无道理。

原来,这住持,是料理寺院一应事务的“一把手”

如果庙大,上面还有一位方丈;如果庙小,住持就是最高负责人了。

见山见他气度不凡,又如此谦恭有礼,便愈加礼待。

在见山住持的讲述中,时月仿佛回到了元末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

话说朱元龙通过泥地倒踏马蹄,避过追兵以后,干脆就上了山。

渐渐远去的喊杀声,让他长长地吁了一口气,高度紧张的神情也随之放松下来。

随后,一代枭雄朱元龙,歪打正着地走进了这座建于唐太和元年(公元827年)的千年古刹——妙智寺。

当时这里的住持是一初守仁和尚。

一初以为朱元龙只是个普通的散兵游勇,起初并未在意,便让手下的沙弥安顿这军汉在庙里住下,有时也分配他做点杂事。

一天,一初回庙,见几尊佛像被挪到大殿门外的道地上,忙问手下出了什么事。

僧值说,他吩咐朱元龙将大殿打扫一下的,莫非这军汉为了好做手脚,将菩萨搬了出来?一初于是去问朱元龙。

朱听了哈哈一笑,说:“我扫地时手肘撞到了这些菩萨,嫌他们碍手碍脚,让他们出去,想不到他们竟然如此听话。”

一初听了目瞪口呆,心想,这是哪里来的狂徒?竟敢如此口出狂言!

你一介莽夫,哪里配向尊者发令?即使下了命令,他们又哪里会听从你的命令?这些佛像,八成是你闲了没事来练筋骨,将它们搬了出去,却拿来与山僧取乐,有本事你再让佛像归位试试?一初本想将这些意思说出来,但看看朱元龙高大威猛,腰间又挂着宝剑,便有些怵他,怕不小心激怒了会吃眼前亏,于是心中作数,私下里让小和尚将佛像搬回原处,心里却开始不放心朱元龙了,担心他精神不正常,于是每日里旁敲侧击打听他的底细,也考验他的智商。

朱元龙知道一初和尚心里的小九九,懒得点破他,却又烦不过他的打探,一日晚间,在寺壁上题诗一首: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腥腥。

山僧不识英雄客,何必叨叨问姓名。

庙里的如兰古春和尚见了朱元龙的题壁,真是吃惊不小,翻着脚板底跑去报告一初住持。

一初看诗后大惊,心想,如果说让佛像出去可以通过人力来伪装的话,那么,这写诗可是真功夫,凭空杜撰不出来的。

热门小说推荐
官梯险情

官梯险情

叶峰一踏上官梯就遇到两类险情一是多种危险的感情,二是各种惊险的官斗。叶峰三十六岁就被提拔为县教育局副局长,从报到那天起就被卷入这两种险情的惊涛骇浪中。他是草根出生,却有顽强的意志和搏击风浪的能力,他像一叶小舟在惊险莫测的宦海里沉浮出没,劈波斩浪,扬帆远航,步步高升。...

直上青云

直上青云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

极品对手

极品对手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

步步升云

步步升云

要想从政呢,就要步步高,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要有关键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替你说上关键的话,否则,这仕途也就猴拉稀了...

官场:扶摇直上九万里

官场:扶摇直上九万里

朝中无人莫做官,重活一世的秦毅不是这样认为。机遇来自于谋划,时时为朝前铺路,才能高官极品!上一世,含冤入狱,前途尽毁,孤独终老。这一世,从救省城下来的女干部开始,抓住每一个机遇,加官进爵,弥补遗憾,扶摇直上九万里!...

官路红途

官路红途

意外撞见女上司在办公室和陌生男人勾勾搭搭,齐涛偷偷拍下照片,依靠这个底牌,他一路逆袭,而女领导对他也由最开始的恨,逐渐改变了态度...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