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回头再说崇祯。
在归德其实只耽搁了半个晚上,就以快刀斩乱麻之势将归德的局势理出一个头绪,安排好了归德的事情之后便又继续南下。
而且从归德往南已经处于明军控制之下,
所以崇祯及随行的一千夷丁不用再昼伏夜行。
所以从归德往南就是昼夜兼程,速度变得更快。
从通州到归德一千多里,崇祯走了九个晚上,但是从归德府到仪真八百多里路,却只走了六天,日均一百四十里!
这个行军速度已经非常接近夏侯渊的疾行记录。
被史书冠以“夏侯疾行”
的夏侯渊曾经创造出过六天一千里的骑兵长途行军记录,这也是史书明确记载的行军记录。
赶到之后还能投入作战。
还有虎豹骑一天强行军三百里,也是到达之后立即投入战斗。
不过这些行军记录跟蒙古骑兵相比就不算什么,蒙古骑兵能在两个月内长途急行军上万里,平均每天行军一百八十里以上!
十三世纪蒙古骑兵的几次西征,日均速度都在150里以上。
更夸张的是蒙古骑兵不光行军,还把打仗的时间包括在内。
当然,蒙古骑兵的有个优势是中原骑兵没办法比的,那就是马多。
蒙古骑兵通常有两匹马甚至于三匹马,可以换着骑,中原骑兵一般只有一匹马。
崇祯的这一千夷丁同样是蒙古骑兵,人是蒙古人,马是蒙古马,但只有一匹马,所以半个月一千八百多里长途行军下来,一千夷丁没什么事,战马的掉膘现象却极其严重,有不少战马已经处于累死的边缘。
马这种生物就是这样子,你不让停它就一直跑到死。
再一个就是那些太监还有勋贵已经快要坚持不住了。
尤其那几个自幼娇生惯养的勋贵,早已经叫苦不迭。
但是崇祯丝毫没有体恤的意思,继续强行军南下。
终于在五月四日傍晚,崇祯率一千夷丁赶到仪真。
……
行辕外响起号角声时,黄得功正在自己的帐中喝酒。
黄得功也是行伍出身,但是跟同样行伍出身的刘泽清有着本质的区别,跟高杰和刘良佐这两个流贼出身的家伙更截然不同。
黄得功剿贼每到一地,都会严格约束军纪,绝对不允许滋扰劫掠百姓。
除非遇到流贼来攻城,否则黄得功甚至都不允许自己的军队进城驻扎,而只允许在城外驻营,对百姓是秋毫无犯。
也正因为这,庐州府、安庆府还有池州府的老百姓都有人给他立生祠,这可是老百姓自发的行为,而非遭人逼迫。
由此足见黄得功的军纪有多严明。
而且黄得功也不贪财,也不好色,唯一就是好喝酒。
黄得功几乎每餐必饮,前期还能控制自己不致喝醉,但是到了成为江北四镇军阀之一也开始膨胀,几乎每饮必醉。
但是现在黄得功还没有开始膨胀。
听到辕门外号角声起,黄得功还道是高杰领兵来犯,心说流贼就是流贼,是狗永远都改不了吃屎,终于还是把狗爪子伸到南京来了?那么今天,本镇就斩断你狗爪,也好让你这个贪得无厌的流贼长点记性。
当下黄得功推断起身:“来人,替本镇披甲!”
当即便有两个家丁掀帘入内,替黄得功披甲。
天才中医凌游,在大学毕业后为逝世的爷爷回村守孝三年,并且继承了爷爷生前经营的医馆三七堂。可突然有一天,一群大人物的到来,让他的人生出现了转折,本想一生行医的他,在经历了一些现实的打击之后,他明白了下医医人,上医医国的道理,为了救治更多的人,从而毅然决然的走向了官场,游走在政军商等各种圈子。从赤脚郎中,到执政一方,从懵懂青涩,到老成练达,看凌游如何达成他心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
妻子背叛,对方是县里如日中天的副县长!一个离奇的梦境,让李胜平拥有了扭转局势的手段!即将被发配往全县最穷的乡镇!李胜平奋起反击!当他将对手踩在脚下的时候,这才发现,这一切不过只是冰山一角!斗争才刚刚开始!...
前世被当副镇长的老婆离婚后,崔向东愤怒下铸成了大错,悔恨终生!几十年后,他却莫名重回到了这个最重要的时刻!他再次面对要和他离婚的副镇长老婆,这次,他会怎么做?...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要想从政呢,就要步步高,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要有关键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替你说上关键的话,否则,这仕途也就猴拉稀了...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