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苏洵听得眼中异彩连连。
伍爱华这时候也正好提到了苏家:“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我之前提到过,苏轼的姐姐就因为夫家早逝,都说苏老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也不知道在女儿出嫁的时候苏洵是什么功名,我就记得好像他两个儿子和他一起考进士,结果苏轼苏辙都考上了,他没考上……要是苏洵那时候就已经有功名了,按照宋朝对于士大夫犯法的优待,他就算打不过程家,也完全可以天天去辱骂他们啊,让县官判个义绝嘛!”
“我没有查过苏洵的生平,但其实就算苏洵当时没有功名,问题也不是很大,《宋刑统》在那个时候已经实行了,如果观众老爷们认真读过水浒传,一定知道武松打死人当时只是流放三千里,这就是因为水浒传的背景在宋朝,作者沿用了宋朝的律法。”
“水浒传,武松是什么?”
明朝之前的读书人都一头雾水。
“听起来像是传奇里面的人物。”
有人猜测道。
伍爱华万万没想过有人会不知道水浒传和武松,于是完全没有解释,继续说道:“这里就涉及《宋刑统》的规定了。”
“《宋刑统》的斗讼律规定了,诸斗殴人这,笞四十,注云:谓以手足击人者,伤及以他物殴人者杖六十,见血为伤。”
伍爱华说着就笑了:“这句话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如果你只用拳脚殴打别人,不要用武器也不把人打出血,那么就笞你四十,如果用了棍棒刀枪或者把人打出血了,就要打六十大板,武松那是因为打死人了,所以才需要流放,普通打人还真不至于。”
“在上次的科普中,我和大家说过笞、杖、徒、流、死五刑,笞是最轻的刑罚,一般是用鞭子或者竹板抽打,苏洵当时应该是个三十四岁的青壮年男子,被鞭子和竹板抽打四十下,一般都不会有问题的,”
伍爱华又继续说道:“更何况他还有一个利器,就是自首。”
“说起武松的判刑为什么比较轻,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他自首了。”
伍爱华举例后,又在视频贴出了原文:“《宋刑统》中明文规定:诸犯罪未发而自首者,原其罪。”
“也就是说,如果苏洵打了亲家夫妻几拳头之后干净跑去自首,笞四十都不用,也许二三十就够了。”
伍爱华说到这里,苏洵已经起身了。
“夫君你要干什么去?”
程氏敏感地问道。
苏轼心有灵犀:“爹你是不是要去揍人?带上我啊!
我过去之后可以拦着他们,让你最先跑去自首!”
苏辙默默地站起身跟在苏轼身后,显然也打算一起过去。
看到这父子三人,程氏只觉得头疼。
这时候,伍爱华还在天上看热闹不嫌事大地说道:“而且吧,古人判决,还需要看情理,如果是义举,那么判决会更轻一些,甚至无罪。”
“我寻思着苏洵能位列唐宋八大家,写出来六国论,笔杆子应该是很厉害的,所以干脆玩个舆论战啊!
先占据道德制高点把程家的破事传诵出来,然后再去殴打亲家,自首的时候就说是为了女儿,痛陈程家的不义,负责判案的官员高低要给他减免一些刑罚,挨上十鞭二十鞭甚至无罪就能换回女儿的性命,多划算啊!”
确实是很划算,苏轼甚至还发挥了自己的孝心:“爹!
或者我去打程家的弟弟妹妹,我还未满年龄,还能再减刑!”
“哥你的年龄比较危险,要不让我来吧?”
苏辙提议
苏八娘16岁出嫁,18岁过世,苏轼比苏八娘小两岁,苏辙又比苏轼小两岁,这时候苏八娘刚刚嫁人不到一年,苏轼翻过年就十五,苏辙翻过年则是十三岁。
听到苏辙的话,苏轼瞪眼:“你凑什么热闹!
你那小身板能挨几鞭子?”
苏洵摆摆手:“你俩都别给我偷摸去揍人,我已经想好了,到时候我去打你们姐夫,还能再减一等!”
伍爱华之前提到的亲亲、尊尊可是给了苏洵灵感:“我可是你们姐夫的尊长,他只要敢和我动个手,嘿嘿,他这可是以下犯上罪加一等,我们不仅能义绝,还能让他挨一顿打!”
听到苏洵这话,苏轼和苏辙对视一眼,只觉得父亲也是很灵活的人啊。
灵活的父亲当即带着儿子们去找了程家。
“姓程的!
你们敢这样对我女儿!
你们不做人!”
意外撞见女上司在办公室和陌生男人勾勾搭搭,齐涛偷偷拍下照片,依靠这个底牌,他一路逆袭,而女领导对他也由最开始的恨,逐渐改变了态度...
朝中无人莫做官,重活一世的秦毅不是这样认为。机遇来自于谋划,时时为朝前铺路,才能高官极品!上一世,含冤入狱,前途尽毁,孤独终老。这一世,从救省城下来的女干部开始,抓住每一个机遇,加官进爵,弥补遗憾,扶摇直上九万里!...
官场,是利益的牢笼胜利者,在人间炼狱失败者,在人间监狱。爱与恨,恩与怨,熙熙攘攘,皆为利往...
要想从政呢,就要步步高,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要有关键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替你说上关键的话,否则,这仕途也就猴拉稀了...
精神发疯文学,没有原型,没有原型,没有原型(讲三遍),请不要在评论区提真人哦。金手指奇大,cp沈天青。日六,防盗八十,上午十一点更新江繁星八岁时候看见律政电视剧里的帅哥美女环游世界谈恋爱...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