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而在许都,一帮小人正在联合起来,弄什么衣带诏,想颠覆他的政权。
好在,他及时发现了这些小人的阴谋,解决了此事。
而后,他又趁刘备在徐州立足未稳之际,于冬季率军攻打徐州,很快就击败刘备,把徐州夺了回来。
这下,周边隐患应该是解决了吧。
于是,他的心再度动了起来,并率军驻扎于河南中牟,这里距离邺城只有四百里路左右。
他当然不希望陈炎和袁绍察觉他所为,所以不敢轻易北渡黄河。
陈炎和袁绍在冀州交战已久,曹操担心自己突然加入战场,反而会使两人偃旗息鼓,停战了,然后一致对付他。
且他也希望能在陈炎和袁绍交战疲惫之时,再趁机率军北上冀州。
他召集手下一大帮谋士,商议了一番,最后得出一个结论,他必须联合一方,来对付另一方。
那么他联合谁来对付谁,就成了问题。
如果曹操联合袁绍,对付陈炎,只要稍微细想一下,那发现肯定不妥。
一方面,他唯一能夺的便是平原,但他夺了平原,只会拉长他的战线。
一旦与袁绍交恶,这平原就背腹受敌,铁定保不住了。
另外,他与陈炎交战,也会使徐州方向压力大增。
要知道青州是陈炎的大本营,从青州攻伐徐州是很容易的。
而他的大本营在豫州许都,距离徐州琅琊上千里路,在那边与陈炎开战,光粮道就够他头疼的。
所以,在徐州方向,他一直采取守势,与陈炎互不侵犯。
另一方面,曹操如果与陈炎交战,袁绍会得到喘息之机。
这些年,袁绍被陈炎、公孙瓒和张燕联手攻打,好不容易才被打得快垮了,他可不能给袁绍喘息之机,而是更应该趁机消灭袁绍。
思来想去,曹操都觉得,自己的敌人是袁绍,他只能联合陈炎,攻打袁绍。
所以,他派出董昭,前往信都,一则与陈炎商讨共伐袁绍之事,二则查探信都的交战情况以及陈炎的虚实。
当然,曹操并不知道,董昭还没到信都,信都就已经被陈炎拿下。
在与陈炎谈判的过程中,商谈瓜分冀州时,曹操只想要魏、赵和清河三郡国,表面上让陈炎占了好处,实则未必。
一方面,冀州北部是他短时间内不能掌控的,相较之下,陈炎更容易掌控,他夺了也没用。
另一方面,他的势力从未踏足冀州,应先在冀州站稳脚跟,才能进一步谋划整个冀州。
魏郡邺城是冀州牧治所所在地,其战略地位非其他地方所能比。
只要占据了邺城,他就能收拢人心,迅速在冀州站稳脚跟。
更何况,冀州钱粮充盈、物资丰富,光缴获这些,曹操就该乐呵乐呵了。
董昭回来了,听到陈炎答应了联合攻袁,曹操大喜,他暗中做了准备北渡黄河的准备。
几日后,他收到了消息,袁绍率三万大军,从邺城出发,留守邺城的兵力只有一万人左右。
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呀。
:()三国:刘备前脚刚走,我就来青州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
朝中无人莫做官,重活一世的秦毅不是这样认为。机遇来自于谋划,时时为朝前铺路,才能高官极品!上一世,含冤入狱,前途尽毁,孤独终老。这一世,从救省城下来的女干部开始,抓住每一个机遇,加官进爵,弥补遗憾,扶摇直上九万里!...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阴错阳差中,仕途无望的宋立海认识了神秘女子,从此一步步走上了权力巅峰...
意外撞见女上司在办公室和陌生男人勾勾搭搭,齐涛偷偷拍下照片,依靠这个底牌,他一路逆袭,而女领导对他也由最开始的恨,逐渐改变了态度...
前世被当副镇长的老婆离婚后,崔向东愤怒下铸成了大错,悔恨终生!几十年后,他却莫名重回到了这个最重要的时刻!他再次面对要和他离婚的副镇长老婆,这次,他会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