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最后提出问题——所以他所凭借的,除了这一个笔尖还有别的吗?
是啊?还有什么呢?
场中众人个个神色凝重,无一人走神,连不通文墨的孙公公和一向自傲的谢兰庭都凝神细听,似乎人人都成为了莺莺,随他牵挂张生退军,又恨不得人人变成张生,得此莺莺崇拜爱慕,不由心中得意起来。
唯有桂提学看出齐鸢正是以何进得意的写文之法来作——极为排比工整,然而其情意愈淳,兴致愈浓,谁能想到这只是他随口而答的呢?
想到这,桂提学心中越发得意起来,再想自己座下多年未能出一位权臣能吏,以至于朝政被阉党把持。
如今总算老天开眼,送了个好孩子给自己。
旁人都羡英雄救美,但齐鸢根本不需要,无论玲珑山上,还是如今县学之中,他从来都是自救的,他自己的笔尖儿便能横扫千军万马。
这个学生,自己要定了!
作者有话要说:
[1]笔尖横扫五千人的八股文是参考《六才子西厢文》《十名家西厢文》,两篇的记录略有差别,署名是杜浚,但应是伪托。
——
ps:详细翻译奉上(渣作者自己瞎翻的,大家适当参考吧)
参考
【…双文(崔莺莺)意曰:以寇氛(敌人气焰)之凭陵(横行猖獗),而问策于儒生,鲜(少)不笑其无济(没用)矣。
然而有文事(文德教化)者,岂无武备(军备)?古来折冲樽俎(不以武力而在宴席交谈中制敌取胜),而决胜廊庙(朝廷)者,又何必身历行间而亲冒矢石(亲临前线作战)乎?则染翰(笔墨)制胜,若人久有奇策矣!
出师表文,下燕书信(应是吓蛮书信,李白的典故,文人用兵退敌之策),他不真有乎哉!
】
敌人气焰嚣张,却向书生询问对策,少有不笑话没用的。
但是有文德教化的地方岂能没有军备?自古以来就有不用武力而在宴席交谈中制敌取胜的,朝廷中决定胜负的人,又何必亲临前线作战?以笔墨制胜,是因像他们一样有奇策罢了。
他是真有出师表和吓蛮书信这样的,退兵之策!
】
【前此宫殿相逢,只以为柔弱士子,徒工翰墨已耳,不意鼓掌而前,竟为崔氏之干城(捍卫),吾母子之幸也。
前此月夜酬和,只以为风雅文人,长于笔阵(书法)已耳,不意奋袂而起,竟做闺阃之甲胄,又我一身之幸也。
】
(这两句排比是增强气势,意思是一样的。
其实当成一句理解就行)
之前相逢,只以为他是柔弱的读书人,善作文章而已,不料他竟鼓掌而上,捍卫我们崔氏,是我们母女的幸运。
之前月下诗句酬答,只以为他是儒雅风流的文人,擅长书法而已,没想到他竟愤然而起,做我闺阁的铠甲,是我的幸运。
【所以虑者,儒冠儒服,未必如轻裘环带者之坐镇疆场也,而况群虏纷纭,几如壁垒,坚难破矣。
诵诗读书,未必如操弓挟矢者之御侮行伍也,而况烽烟告警,肆其猖狂,势甚炽矣。
】
所以担心的是,儒服书生,未必比得上坐镇疆场的将军,更何况一群外族人多势众,如壁垒般坚固难破。
读书人,也未必比得上张弓持简的军人,更何况敌情紧急,贼寇嚣张猖狂。
【而他所恃者,非此一笔尖乎?……”
】
而他所凭借的,除了这个笔尖还有别的吗?
草根男人赵潜龙怀揣为民之念,投身仕途。且看他如何一路横空直撞,闯出一条桃运青云路,醒掌绝对权力醉卧美人膝...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
林风因意外负伤从大学退学回村,当欺辱他的地痞从城里带回来一个漂亮女友羞辱他以后,林风竟在村里小河意外得到了古老传承,无相诀。自此以后,且看林风嬉戏花丛,逍遥都市!...
前世被当副镇长的老婆离婚后,崔向东愤怒下铸成了大错,悔恨终生!几十年后,他却莫名重回到了这个最重要的时刻!他再次面对要和他离婚的副镇长老婆,这次,他会怎么做?...
官场,是利益的牢笼胜利者,在人间炼狱失败者,在人间监狱。爱与恨,恩与怨,熙熙攘攘,皆为利往...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