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两人相视一笑,便确了接下来两人分别需要去准备的事情。
没两天,十几份弹章就迅速递到了高太后的寝宫之中。
这些弹章中,有弹劾高邮军学子、右宣义郎秦刚擅弄文字、妄议朝堂的,也有弹劾知高邮军毛滂结党营私、解试舞弊的,当然围绕的都是同一个中心——那篇《少年华夏说》。
以秦刚这样一个尚未得到实职差遣的从八品小官,竟能引来御史台的一片绞杀之声,这本身就是极不正常的一件事。
而这些弹章又最终能递到高太后的面前,实在是因为刘安世他们抓住了高太后最大的弱点:她最怕别人质疑她手中权力的不正。
也正因为如此,政事堂的诸位宰执们,虽然很看不起刘安世等人这种捕风捉影、牵强附会的手法。
但是对于这样能把太皇太后都牵扯进来的弹章,既不能去一一压下,也无法回避,最后总是要呈于高太后之处,进行最后的御决。
这几日,一直身体有恙的太皇太后也算稍稍好些,几位宰执也都来到太后寝宫外殿请示。
“此竖子何其无理!
地方的考官何其糊涂!”
在看完了几篇主要弹章之后,再去读了《少年华夏说》的高太后,已经抑制不住满腔的怒火,连连拍案而吼,“这都是哀家赏出的好俊才,这也是哀家拔擢的好官员。
他们眼中,还有没有官家尊严!
他们的笔下,还有没有是非公论!”
的确,如果是论及其他政事,高太后还算得上有着励精图治与执政清明的眼光与手腕。
只是可惜,只要一旦会涉及到“撤帘还政”
的话题,她便会在一瞬间进入一种老年妇女独有的暴怒情绪之中。
先前的“车盖亭诗案”
如此,此番的“高邮解试案”
亦如此。
高太后在帘后的暴怒有如阵阵狂涛袭来,台下的宰执们恭敬地站起,只能以微弱的声音劝阻太皇太后保重圣体,不可过于动怒。
在发泄了太多的怒火之后,高太后又陷了一种无比幽怨的悲伤情绪之中:“想当年,哀家只是因为受到了神宗皇帝的嘱托,才和官家升殿听政。
在这九年之中,你们都说说心里话,哀家可曾给过娘家人什么特权、什么好处?哀家又何曾偏袒过哪位功臣贤良?就只是为了做好这宫廷的公正无私,就连自己的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病死,哀家都没有见到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在殿内的另一边,如同木偶一般的小皇帝赵煦,依旧保持着他那张数年如一日的木讷表情,既没有因这些弹章所述的挑拔说法而愤怒,却也没有祖母被世人误解之后的悲伤。
他所能做的,无非是在各位宰执空洞无力的“请太皇太后息怒、保重御体”
的劝声中,机械地一同站起,喃喃地和声而说:“请大娘娘息怒,保重御体。”
最终,还是老成持重的范纯仁提议:“言官弹章所言,还当付有司进行核查。
尤其是针对知高邮军毛滂解试舞弊一事,必须要有确凿的证据方可定罪。
老臣请太皇太后谕旨,可着大理寺派良贤公正之员为钦差,往高邮军彻查此事。
而关于学子秦刚赋文之罪,也宜一并查清之后再作定夺。”
其实,政事堂的几位来之前已经有过商议,“因言获罪”
一直都是大宋官员最为忌讳的事情。
谁平时不写点诗词歌赋?谁又能保证哪天会不会被宵小盯上,在字里行间挑刺找事?依着几人的原本想法,这件事只须留中不发即可。
阴错阳差中,仕途无望的宋立海认识了神秘女子,从此一步步走上了权力巅峰...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
意外撞见女上司在办公室和陌生男人勾勾搭搭,齐涛偷偷拍下照片,依靠这个底牌,他一路逆袭,而女领导对他也由最开始的恨,逐渐改变了态度...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
简介我叫江羽,本想一直留在山上陪着我的绝色师父,却被师父赶去祸害未婚妻了。而且多少?九份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