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
【我能记住的年号没几个,贞观和开元占了俩。
】
【你们忘了清朝那帮皇帝了,康熙雍正乾隆他们全都是年号。
】
“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就叫‘咸宁’如何?”
扶苏立刻领会了李世民的意思,和他打配合。
【不好,司马炎用过,不吉利。
】
“既有咸宁,何如贞观?”
魏征笑道,“正所谓天地之道,贞观者也。
贞者,正也;观者,示耳。
[1]贞观二字,可以彰显陛下治国的理念,公正开明,贤德有序。
[2]”
李世民当然也觉得“贞观”
最好,不过他本来就是转移话题才抛出的问题,也就顺便听听别人的意见,综合对比一下。
结果不对比不知道,一对比,发现果然还是自己的年号听着最顺耳。
【甲方是这样的,看了十几个版本,然后说一开始那个最好。
】
最后讨论了一个早上,还是定了“贞观”
。
下一次再提起科举,李世民就开始讨论迁都。
这可是事关国本的大事,一议起来旷日持久,唇枪舌剑十天都不带停的,吵起来的动静能把最上坐的李世民都震得耳朵疼,更别提其他人了。
坏消息是大部分人都强烈反对迁都。
好消息是没人再纠结女子参加科举的事了。
只要谁有提起来的苗头,李世民马上就提起迁都的事,对方就会被众臣谴责的目光里偃旗息鼓,百试百灵。
【可惜张良不在,当时说好了帮忙的。
】
【加上子房也悬,毕竟咸阳现在经营得很好,也没有经历战乱,这么繁华一大都市,谁舍得迁?】
【长安在地理上更有优势,但迁都劳师动众,整个朝廷都得过去,那么多官员百姓,工程可太大了,这会儿又不是一个王朝初建,我要是大臣我也不同意。
】
李世民当然意识到了这一点,但这事真的很好用,可以随时讨论,而且讨论很久。
不迁也无所谓,来回扯皮,扯啊扯,科举就顺势落幕了。
殿试那天的场景非常奇妙,李世民敢说,那是包括他在内,所有人头一次在朝堂上看见那么多女子。
不是宫廷内朝,而是代表了权力中心的章台宫。
巴玥初试没过,但已经在咸阳开了两家店,一边补课考太学,一边让商队带着巴蜀的茶叶特产往草原去做生意,还琢磨着和许负一起买船出海,风风火火的。
“便以‘治国’为题吧,谁家的学说都可以用,言之有物即可。”
李世民放宽了界限,没有执着于儒家,给了其他学说一个机会。
草根男人赵潜龙怀揣为民之念,投身仕途。且看他如何一路横空直撞,闯出一条桃运青云路,醒掌绝对权力醉卧美人膝...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
专栏古耽预收微臣诚惶诚恐求个收藏容棠看过一本书。书里的反派宿怀璟是天之骄子,美强惨的典型代表,复仇升级流高智商反派人设,可惜人物崩坏,不得善终。结果一朝穿越,容棠成了文中同名同姓早死的病秧...
官场,是利益的牢笼胜利者,在人间炼狱失败者,在人间监狱。爱与恨,恩与怨,熙熙攘攘,皆为利往...
天才中医凌游,在大学毕业后为逝世的爷爷回村守孝三年,并且继承了爷爷生前经营的医馆三七堂。可突然有一天,一群大人物的到来,让他的人生出现了转折,本想一生行医的他,在经历了一些现实的打击之后,他明白了下医医人,上医医国的道理,为了救治更多的人,从而毅然决然的走向了官场,游走在政军商等各种圈子。从赤脚郎中,到执政一方,从懵懂青涩,到老成练达,看凌游如何达成他心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