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等将来驱逐日寇,我可以带你过来转转。
说到生活就不得不同你抱怨一件事情,此地吃食实在是太难为我这种吃不得辣又胃肠不好的人。
你知道的,我老家在陕西,军校是在广州念的,之后大部分时间又在南京。
在我印象里,自己是很能吃辣椒的那种,但到江西后完全颠覆了此前三十年对辣椒的所有认知。
我从前只知道湖南四川人能吃辣,但不知道江西的辣椒也如此恐怖。
那辣椒与我印象里的辣椒完全是两种东西,尖辣刺痛如一拳打在肠胃上,似用小刀划着天灵盖,总之是让人难以忍受。
头一次吃到那玩意儿是因为路边的一碗凉粉,老板问我能不能吃辣,我就说可以,结果他两勺辣椒差点直接把我送往西天!
初入口时未觉得多辛辣刺激,但吞下肚子三五秒后肠子就要烧起来,直疼得我满头大汗,而最难熬的还是此后接连几天,屁股都像着了火一样。
从此我对他们的辣椒便是敬而远之,可偏偏做菜的厨子是个当地人,青菜萝卜土豆疙瘩,什么都能往里面撒把辣椒,像没了辣椒他就不会做饭似的。
我时常吃饭时要再配一碗白水,边吃边涮,如此才能下饭,否则天天胃疼,根本无法做任何事情。
想想真是可怕至极!
想我当年在老家,母亲做的辣椒酱我是可以直接干吃的,那时我以为辣椒都应该是如此。
今日发觉实在是过于幼稚,江西的辣椒真乃辣椒中的王牌劲旅,低调且凶狠,常山赵子龙一般可杀得七进七出片甲不留。
不过好在如此受不了当地辣椒的也非我一人,几位山东长官据说也是辣得不行,强烈要求往后的菜里不准放此等杀器!
幸哉幸哉,估计过不了多久,我军从上至下的伙食能有极大改善。
不求有肉,但求不辣。
不知你在重庆伙食如何?愿全家身体康健,期盼你的回信。
姜培生。”
婉萍看着那些生动活泼的话,咯咯笑出来,有那么几分钟甚至生出种错觉,她不是重庆而是在南京,姜培生也不过是在江西出趟短差。
很快他们就可以在熟悉的馆子见面,酒足饭饱后再去电影院看一场卓别林的喜剧。
第二十六章庞太太
给姜培生的第十三封信在腊月二十九寄出,随后一天就是春节。
婉萍邀请了马太太一家、庞太太和白小姐一起吃年夜饭,尽管局势动荡,随时都在传来坏消息,但过年总还是要热闹一点儿,给来年添些喜气,让活人更有盼头。
婉萍一家准备了南京过年必吃的特色什锦菜,庞太太和白小姐扯了西北的宽面,满桌上最重磅的一道菜是马太太做的,她自己腌了东北酸菜,三家人又凑钱买了半斤猪肉和粉条,一大份的酸菜粉条炖肥肉在桌子中间冒着白腾腾的热气。
庞太太招呼着大家来尝尝她的油泼辣子面,婉萍想起来姜培生信中写的江西辣椒,笑着问庞太太:“西北的辣椒是不是不辣?”
给姜培生的第十三封信在腊月二十九寄出,随后一天就是春节。
婉萍邀请了马太太一家、庞太太和白小姐一起吃年夜饭,尽管局势动荡,随时都在传来坏消息,但过年总还是要热闹一点儿,给来年添些喜气,让活人更有盼头。
婉萍一家准备了南京过年必吃的特色什锦菜,庞太太和白小姐扯了西北的宽面,满桌上最重磅的一道菜是马太太做的,她自己腌了东北酸菜,三家人又凑钱买了半斤猪肉和粉条,一大份的酸菜粉条炖肥肉在桌子中间冒着白腾腾的热气。
庞太太招呼着大家来尝尝她的油泼辣子面,婉萍想起来姜培生信中写的江西辣椒,笑着问庞太太:“西北的辣椒是不是不辣?”
“辣椒不辣还能叫辣椒吗?”
庞太太拌了红油油的一盆面,宽粗的面条一根就能盛一碗。
夏青尝了口直呼太辣,庞太太自个吃起来却没半点反应,她嘴唇被辣得通红,却还是坚持说:“辣才好吃呢!
越辣越过瘾。”
叶峰一踏上官梯就遇到两类险情一是多种危险的感情,二是各种惊险的官斗。叶峰三十六岁就被提拔为县教育局副局长,从报到那天起就被卷入这两种险情的惊涛骇浪中。他是草根出生,却有顽强的意志和搏击风浪的能力,他像一叶小舟在惊险莫测的宦海里沉浮出没,劈波斩浪,扬帆远航,步步高升。...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
要想从政呢,就要步步高,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要有关键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替你说上关键的话,否则,这仕途也就猴拉稀了...
朝中无人莫做官,重活一世的秦毅不是这样认为。机遇来自于谋划,时时为朝前铺路,才能高官极品!上一世,含冤入狱,前途尽毁,孤独终老。这一世,从救省城下来的女干部开始,抓住每一个机遇,加官进爵,弥补遗憾,扶摇直上九万里!...
意外撞见女上司在办公室和陌生男人勾勾搭搭,齐涛偷偷拍下照片,依靠这个底牌,他一路逆袭,而女领导对他也由最开始的恨,逐渐改变了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