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方翰林心里还有些失落。
他们三个人先下去了,户部临时给他们三个人收拾了一个工位出来,东西也搬过来了。
刚是翰林还没甚东西只茶壶最重要。
方翰林说道:“赵大人你应郑大人的话应得也太快了,我都还没反应过来。”
赵翰林得了差事,心情好,听见方翰林带着酸意的抱怨也没甚气的,只打哈哈道:“我想着吏部把我们借到户部来,总还是要做差事的,再者我也想跟着郑大人跑一跑。”
方翰林:“这清丈田地是得罪人的事,你还要巴上去。”
崔翰林怕方翰林失了分寸,“慎言,这事是陛下让内阁和户部来办的,你说这话被有心人传出去,别说是你,我们两个也要被你牵连。”
崔翰林会一手好丹青,又是清河崔氏的人,方翰林跟赵翰林家世都没他好,经他这么一说,方翰林只好心不甘情不愿的闭嘴。
他心里就是觉得如果赵翰林不开口,这机会就是他的。
跟在侍郎跟前做实事,还是留在户部跟着郎中整理册子,傻子都知道怎么选。
崔赵两人跟着郑大人捞到功劳后,等资历到了,授官就稳了。
翰林们为了授官的事心中各有心思,他们是让吏部的人选中本身就很优秀,这次方翰林失去跟郑山辞出去的机会,可能他这辈子都没这个机会升迁了。
他心中懊悔不已,早知道我也应该立刻就应声,而不是让赵大人抢先一步,犹犹豫豫机会就会从手里溜走。
郑山辞不知道底下人的心思,他只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花了一上午的时辰把公务批完,抓紧时间吃午饭休息。
下午他精神抖擞的拿着田册先去查百姓的田地,崔赵两个人得了差事紧张又兴奋,两个人一同在郑山辞手里底下这事,他们比在翰林院更亲近一些。
两个人已经称兄道弟了。
“你们跟我一块出皇宫。”
崔赵两个人应声,跟在郑山辞身后。
在翰林院里年轻一些的翰林都把郑山辞当做是榜样。
虽说他科考成绩是差了一些,但他升官速度比状元还要快,这还没有十年已经当上正三品大官了,还是这样的实权,又有太子跟陛下信任,这谁不想变成这样。
他们读书读出世入世,首先要进得了官场才行。
进了官场只是一个小喽喽也没甚好的,都想做大官,光耀门楣。
崔赵两个人跟着郑山辞出去心里很激动,郑山辞就从容多了。
他在官场上混了几年,情绪跟表面功夫都知道控制。
到了外边先是按照户籍开始查,现在秋收过了,百姓在田地上就伺候冬天能成熟的蔬菜,余下的就去城里找零工来做。
像是扛沙袋这样的活,不费脑子只费体力,只要力气大又勤快,一天能挣上六十几文钱,更多的就是百来文。
在家的妇人跟哥儿就是绣帕子,鞋袜来补贴家用。
农村一般都是男耕女织维持家里的生计。
他们最大的收入还是这耕地。
核实一户家里的情况,郑山辞让崔翰林把这田地的长短记下来,还有形状跟地理位置。
既然要办事就把事情办好,免得以后还会出现返工。
魏首辅让他做事慢慢来,他也不说慢了,他把活做得细致,这速度就慢了。
只要他去查官员跟勋贵,他们还没有把尾巴藏干净,这就怪不了他。
崔翰林还没想到他这回还能给田地换上图了,心里很是佩服郑山辞。
一下午查了二十几户人家,土地都核实了。
郑山辞也跟百姓说:“你们以后要交税就是交你们这几亩地不用多交税,要是多交税了你们来郑府找我,我给你们做主。”
百姓听着觉得郑山辞是一个好官,把家里的水果要给他们吃,郑山辞摇头拒绝了。
这样一忙就忙到下值,除却郑三辞和崔赵两个人,还有户部的小吏跟小官们还有五个人,郑山辞笑着说:“今天开了一个好头,我请你们去自家食肆吃一顿饭,等把京城的田地测量完了,再带你们吃一顿。”
众人有些高兴。
天才中医凌游,在大学毕业后为逝世的爷爷回村守孝三年,并且继承了爷爷生前经营的医馆三七堂。可突然有一天,一群大人物的到来,让他的人生出现了转折,本想一生行医的他,在经历了一些现实的打击之后,他明白了下医医人,上医医国的道理,为了救治更多的人,从而毅然决然的走向了官场,游走在政军商等各种圈子。从赤脚郎中,到执政一方,从懵懂青涩,到老成练达,看凌游如何达成他心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
普通人只要有机会,也可以封侯拜相。看王子枫一个普通的小人物,如何抓住机会搅动风云。每个人都可能是千里马。...
十级官路,一级一个台阶。刘项东重生归来,从乡镇城建办主任起步,把握每一次机会,选对每一次抉择,一步步高升。穷善其身,达济天下。为民谋利更是他的追求。小小城建办主任,那也是干部。且看刘项东搅动风云,在这辉煌时代里弄潮而上,踏上人生巅峰。...
草根男人赵潜龙怀揣为民之念,投身仕途。且看他如何一路横空直撞,闯出一条桃运青云路,醒掌绝对权力醉卧美人膝...
官场,是利益的牢笼胜利者,在人间炼狱失败者,在人间监狱。爱与恨,恩与怨,熙熙攘攘,皆为利往...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