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4月20日,谷雨,雨生百谷。
天气逐渐热起来了,降雨量增多。
由于温度、湿度适宜,正在农作物快速生长的季节。
陈渝到地里,挖了四、五处折耳根,根茎基本都长到30厘米长。
粗略估计了一下大小,80以上,直径都达到了035厘米。
真是又长又粗,招人喜爱!
并且,生长周期比正常情况提前了近半个月。
陈渝回到家,与父亲商量后,决定趁五一节消费旺季挖掘折耳根。
村里劳动力有限,并且挖掘折耳根是个体力活。
挖掘、装袋、运输都需要大量人手。
一家人盘算一下,全村老少,有一个算一个,最多也只有50来个劳动力,其中30个人挖,15个人运输,每天大概能挖掘6-8亩地。
180亩地需要挖30天左右。
并且还需要有人装箱,人手非常捉襟见肘。
决定动员全村人参与:五一节期间,村里40个劳动力全力挖,再从外村请20个人、一共30个人负责运输,把折耳根从地里挑到村公路旁边,用小货车送到居民聚居点后,再装上大货车。
村里的14岁以上的孩子,在放假期间负责收割折耳根叶以及装袋。
还好,得益于村村通,大大缩短了人工运输的距离。
只是,为保证装卸速度,还需要在居民聚居点请几个搬运工以及称重的人。
初步计划好后,把这一消息告诉了陈建国,让他提前联系好大、小货车,特别是要提前确定经销商。
同时,按采购合同规定,实行现款现货,陈渝让他们提前准备好收购资金,实行每日结算、次日转账。
陈建国在电话里承诺他们一定会提前安排好运输队,联系好二级批发商,确保正常出货。
同时,还麻烦陈渝到地里拍了几段视频,包括展示地里折耳根长势、实地挖掘出来的折耳根大小、长短,作为他们拓展销售渠道之用。
安排好这一切后,陈渝来到村里晒坝上,大声喊到:“各位乡亲,五一节开始挖折耳根,拿得动锄头、挑得动扁担的,有一个算一个。
另外,满了14岁的,可以到地里割叶子和装袋。”
“这段时间要辛苦大家了!
劳动力每天工钱250块,14岁以上的孩子割折耳根叶,每天150块,帮忙抖泥、装袋的娃儿,每天100块。
各家商量好出工人数,这两天到我这里来登记,我好安排人手。”
听到陈渝的喊声,住在晒坝周围的村民纷纷走出来了,听到陈渝说的工钱标准,大家有意见了:“陈渝,你这个工钱价格不对。”
陈渝听了,还以为定低了,还没等他说话,其他的人也附和道:“这个工钱确实不对。
乡下做零工,一般都是100块钱一天,小工70块钱。
顶翻天了,最多也就是150和100的标准。”
“对,就按这个价格来定,不能让陈渝吃亏。”
“知道你是在照顾我们,但这么高的工钱,我们拿着亏心。”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
意外撞见女上司在办公室和陌生男人勾勾搭搭,齐涛偷偷拍下照片,依靠这个底牌,他一路逆袭,而女领导对他也由最开始的恨,逐渐改变了态度...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朝中无人莫做官,重活一世的秦毅不是这样认为。机遇来自于谋划,时时为朝前铺路,才能高官极品!上一世,含冤入狱,前途尽毁,孤独终老。这一世,从救省城下来的女干部开始,抓住每一个机遇,加官进爵,弥补遗憾,扶摇直上九万里!...
十级官路,一级一个台阶。刘项东重生归来,从乡镇城建办主任起步,把握每一次机会,选对每一次抉择,一步步高升。穷善其身,达济天下。为民谋利更是他的追求。小小城建办主任,那也是干部。且看刘项东搅动风云,在这辉煌时代里弄潮而上,踏上人生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