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041 曾母投杼(第1页)

041

曾母投杼

这是曾子青少年时代的一个故事。

曾子(前505—前435),名参,字子舆,春秋时鲁国南武城(今属山东平邑县)人。

他是孔子的学生,比孔子小46岁。

《汉书·艺文志》有《曾子》18篇,已佚。

《大戴礼记》中有《曾子》10篇,宋明时期有人将曾子的言论汇集成册,至清代阮元重新厘定,并加注释,定为《曾子》四卷。

相传儒家经典中的《大学》为他所写。

孔子曾说曾参“鲁”

,有些注释家解释为“迟钝”

,应该是“敦厚”

更为确切。

孔子看中他即在于此。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曾参……孔子以为能通孝道,故授之业。

作《孝经》,死于鲁。”

在《论语》等著作中有曾参的不少言论。

他提出“吾日三省吾身”

的修身方法。

认为“忠恕”

是孔子一贯的思想。

提出“慎终追远,民德归厚”

的主张,即慎重地办理父母的丧事、虔诚地追念祖先,可使民德归厚。

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他主张“犯而不校(计较)”

曾参以孝著称。

《韩诗外传》云:“曾子曰:‘吾尝仕为吏,禄(俸禄)不过钟釜(很少),尚犹欣欣而喜者,非以为多也,乐其逮亲也。

既没之后,吾尝南游于楚,得尊官焉,堂高九仞(厅堂高大),榱题三尺(房檐深宽),转毂百乘(马车百辆),然犹北向而泣涕者,非为贱也,悲不逮吾亲也。

’”

《孔子家语》说:“齐尝聘,欲以为卿而不就。

曰:‘吾父母老,食人之禄,则忧人之事,故吾不忍远亲而为人役。

’”

曾参确实是个孝子,为了父母,竟然连大官也不做了。

在历史上,人们将曾参与闵损合称“曾闵”

本周收藏榜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