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你把因缘跟自然拆开来,这个就是错了。
佛陀所诃责的是那种对立性的因缘、对立性的自然。
但是你把自然跟因缘合成一体,把它“不二”
的时候,自然中同时具足因缘,因缘中又同时具足自然,不变而随缘,随缘而不变,这个就对了。
问题不在因缘跟自然,问题在于有没有对立,有没有心外求法。
这个地方是阿难尊者提出的疑问:到底是因缘法比较殊胜,还是自然法比较殊胜?请佛陀回答。
当然,佛陀是两个都破斥。
己二、示答分二:庚一、破疑;庚二、诫劝庚一、破疑分二:辛一、即喻推破;辛二、合法结显示答当中先有两段:第一个“破疑”
,第二个“诫劝”
。
首先去破除心中的疑惑,这当中有两段:第一个“即喻推破”
,第二个“合法结显”
。
先讲出一个譬喻,再合法。
辛一、即喻推破分二:壬一、立二执;壬二、破二执壬一、立二执先安立众生因缘跟自然两种执着。
佛告阿难:即如城中演若达多,狂性因缘若得灭除,则不狂性自然而出,因缘自然,理穷于是。
这个地方佛陀把因缘跟自然的真实义先表现出来。
佛陀说,因缘跟自然这两个法是没有错的,但是要怎么理解它呢?佛陀说,比方说,在室罗筏城当中,演若达多早上起的时候去照镜子,照镜子的时候产生一念的痴狂心而到处奔走,因为这个痴狂的因缘而产生了奔走。
如果有人告诉他,你的头还在,你的头不是存在镜子当中,你的头还是在你的身体上面,他能够回光返照所谓的达妄本空、知真本有,正念真如,他对镜中头的影像的执着就能够灭除,这个时候他这种不痴狂的真如本性自然就显现出来了。
“狂性若歇,歇即菩提”
,这个就是因缘跟自然的道理。
因缘中有自然,自然中有因缘,这个道理才对呀。
这个观念我们讲一下,什么叫作因缘中有自然、自然中有因缘。
当我们在观察这一念心的时候,你要分两部分:一个是理具,一个是事造。
理具是指的我们这种随缘不变之体,这清净的本体是理具的。
但是你要开显这个本体,必须要假借事造。
这个事造就有点像因缘,理具要有事造才能够显现。
比方说我们讲布施这个法门,如果你的理解是我把这个东西送给了你,因为我送给了你,所以我有功德,这样子就是心外求法。
这个因缘就被佛陀所诃责。
因为这个因缘会产生一个对立的思考。
如果你在布施的时候——我把这个东西送给你,那我为什么有福报呢?因为我把东西送给你的时候,启发了我一念施舍的心,这一念施舍的心开显我自性本具的福报。
我假借这个布施的因缘来开启我本具的功德,所谓的无不从此法界流,最后无不还归此法界。
所以我应该感谢你成就我这个因缘。
借事修心哪!
我们《楞严经》的因缘,跟小乘的因缘是不太一样。
诸位要知道,它是站在一念心性的角度来谈因缘,这叫称性起修。
你不能站在心外的角度谈因缘。
心外角度谈因缘佛陀就开始破斥了,那是生灭法。
在《宗镜录》讲一个公案,这个公案值得我们去思惟。
朝中无人莫做官,重活一世的秦毅不是这样认为。机遇来自于谋划,时时为朝前铺路,才能高官极品!上一世,含冤入狱,前途尽毁,孤独终老。这一世,从救省城下来的女干部开始,抓住每一个机遇,加官进爵,弥补遗憾,扶摇直上九万里!...
要想从政呢,就要步步高,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要有关键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替你说上关键的话,否则,这仕途也就猴拉稀了...
妻子背叛,对方是县里如日中天的副县长!一个离奇的梦境,让李胜平拥有了扭转局势的手段!即将被发配往全县最穷的乡镇!李胜平奋起反击!当他将对手踩在脚下的时候,这才发现,这一切不过只是冰山一角!斗争才刚刚开始!...
天才中医凌游,在大学毕业后为逝世的爷爷回村守孝三年,并且继承了爷爷生前经营的医馆三七堂。可突然有一天,一群大人物的到来,让他的人生出现了转折,本想一生行医的他,在经历了一些现实的打击之后,他明白了下医医人,上医医国的道理,为了救治更多的人,从而毅然决然的走向了官场,游走在政军商等各种圈子。从赤脚郎中,到执政一方,从懵懂青涩,到老成练达,看凌游如何达成他心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
前世被当副镇长的老婆离婚后,崔向东愤怒下铸成了大错,悔恨终生!几十年后,他却莫名重回到了这个最重要的时刻!他再次面对要和他离婚的副镇长老婆,这次,他会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