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所以,当我们在修学首楞严王三昧的时候,经常用这两句话来检讨自己,就发觉心中的相一天一天慢慢减少了。
虽然在人事的复杂因缘当中不断地活动,但你心中的我相人相减少了,这表示你这个人进步了。
你心中的功德法增加了,你的慈悲心、智慧心、布施的心、禅定的心这种善法的力量增长了,这个就是一种进步。
离一切相,即一切法。
如果说越修行心中的相越多,那就糟糕了,你的心中又修行又是心有千千结,那你这个方向就肯定错误了。
所以我们经常用离一切相而即一切法来检讨自己,是不是很正确地走在首楞严王三昧的目标上。
这个目标是来检讨自己的。
这就是我们修《楞严经》的两个主要原则。
癸三、结责迷情【图一】我们看讲义的癸三,结责迷情。
前面佛陀讲到如来藏妙真如性圆三谛理,所谓离一切相而即一切法的观念以后,这个地方作一个总结,来诃责凡夫跟二乘心中的迷情。
我们看经文的地方总共有三段,先看第一段。
如何世间三有众生,及出世间声闻缘觉,以所知心,测度如来无上菩提,用世语言,入佛知见?这一段就是一个总标,把凡夫跟二乘的迷情标出来。
我们简单地说明一下。
我们前面说过,凡夫二乘最重要的迷情就是心外求法。
他不管修什么样的善法,都没有安住现前一念心性。
我们看下面的经文就知道了。
“如何世间三有众生”
,这个“如何”
,蕅益大师说有责备的意思,就是“为什么”
。
在有漏的世间当中的三有,包括了欲有、色有、无色有。
三有这个“有”
,是包括整个三界的有漏的因果。
有漏的因果怎么产生的呢?其实就是我们众生一念向外攀缘的迷情而有的。
比方说,欲有,他所追求的就是五欲的果报。
他为什么去布施?为什么修学五戒?为什么修学十善呢?他心中是追求一种五欲的果报相。
色有,他所追求的是一种清净的色法。
他为什么修学禅定?他就是要追求一种清净微妙的色法,所以他变成一个色有。
无色有呢?他所追求的就是那一念的分别心,他要的是那个寂静的分别心。
也就是有这一念的迷情的因素,就招感了果报,由果报当中又产生另一念的迷情,而构成了一种三有的循环。
,!
“及出世间声闻缘觉”
,二乘人心中也有迷情,他离开了一念心,追求心外的一个偏空的寂静的涅盘。
这个也是他的迷情,他也是不喜欢安住在现前一念心性。
所以佛陀作一个总结:总而言之,凡夫跟二乘的最大的毛病,就是以自己狭隘、有限量的分别心来测度如来的无上菩提。
这个“以所知心”
,我们前面讲过了,就是凡夫跟二乘的迷情。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前世被当副镇长的老婆离婚后,崔向东愤怒下铸成了大错,悔恨终生!几十年后,他却莫名重回到了这个最重要的时刻!他再次面对要和他离婚的副镇长老婆,这次,他会怎么做?...
官场,是利益的牢笼胜利者,在人间炼狱失败者,在人间监狱。爱与恨,恩与怨,熙熙攘攘,皆为利往...
妻子背叛,对方是县里如日中天的副县长!一个离奇的梦境,让李胜平拥有了扭转局势的手段!即将被发配往全县最穷的乡镇!李胜平奋起反击!当他将对手踩在脚下的时候,这才发现,这一切不过只是冰山一角!斗争才刚刚开始!...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
叶峰一踏上官梯就遇到两类险情一是多种危险的感情,二是各种惊险的官斗。叶峰三十六岁就被提拔为县教育局副局长,从报到那天起就被卷入这两种险情的惊涛骇浪中。他是草根出生,却有顽强的意志和搏击风浪的能力,他像一叶小舟在惊险莫测的宦海里沉浮出没,劈波斩浪,扬帆远航,步步高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