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四十五页。
我们讲到寅三,正示见性非物。
这个地方是说,我们一期的生命在跟外境接触的时候,是有能所的:一个是能念的心;一个是所缘的物,物质的物。
那么我们这一念心习惯性是依攀缘心,所以跟物质接触的时候,就对这个物质有所住,这个心就住在物质上面。
住久了以后,我们已经忘了我是谁,我们的心开始被物化了,被物质同化了,变成一个固定模式的自我意识。
所以,佛陀在讲见性不变随缘、随缘不变的时候,我们很难承当。
我们觉得这个跟我没有关系,我不是这个样子。
因为我们的思考变成固定化,我们的思想变成固定化,行为已经变成固定化,已经被物质同化了。
因为只有物质才有固定的形式。
因为被物质同化,我们失去了佛陀广大的功能。
就像大海变成一个小水泡。
追根究底,就是我们心中被物化以后的那个执取,要把它破掉。
所以佛陀要告诉我们,见性不是一个固定模式的物质,其实我们可以去产生更大功能的,因为它有随缘义,有随缘的作用。
前面的两科都是说明“见性不是物质”
,这一科是反证“物质不是见性”
。
身为一个物质,它没有明了性。
当然佛陀都是用相反的方式。
什么叫相反呢?先假设物质是见性,假设物质是能见。
我们先假设说:好,我们假设物质是有明了性的,那会有什么问题呢?这以下说明了。
既然物质是有明了性的,那你现在看到桌子的时候,桌子也看到了你,“汝既见物,物亦见汝”
。
那这样子,能所的体性、有情无情的体性产生了杂乱。
因为能见的是有明了性,所见的物是没有明了性的。
那么这样子到底谁是能、谁是所,谁是主动、谁是被动的配合?完全杂乱。
再进一步来说,你阿难尊者的个体跟我佛陀的个体,乃至于世间的一切有情无情的相状——这种世间相完全被破坏了,都不能安立了。
所以说,物质有明了性,这是不合理的,非常不合理的。
这以下作总结。
所以阿难你应该知道,假若你依止见性见到一切物质的时候,这样的一个见性就是你自己的见性,你的见性是周遍法界而具足万德万能的。
这个不是你本来就具足的见性,那么是谁呢?你还不敢承当!
我们看最后总结。
云何自疑汝之真性。
性汝不真,取我求实!
这个地方佛陀作一个总结,说“云何”
,这个“云何”
有诃责的意思。
说你为什么到现在对于你的本来面目,对你父母未生之前你真实的心性,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缘显现无量功德的这种见性,你还产生怀疑?“性汝不真”
,你还不敢直下承当,不敢承当就是“性汝不真”
,如此的见性你还不敢直下承当!
“取我求实”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前世被当副镇长的老婆离婚后,崔向东愤怒下铸成了大错,悔恨终生!几十年后,他却莫名重回到了这个最重要的时刻!他再次面对要和他离婚的副镇长老婆,这次,他会怎么做?...
官场,是利益的牢笼胜利者,在人间炼狱失败者,在人间监狱。爱与恨,恩与怨,熙熙攘攘,皆为利往...
妻子背叛,对方是县里如日中天的副县长!一个离奇的梦境,让李胜平拥有了扭转局势的手段!即将被发配往全县最穷的乡镇!李胜平奋起反击!当他将对手踩在脚下的时候,这才发现,这一切不过只是冰山一角!斗争才刚刚开始!...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
叶峰一踏上官梯就遇到两类险情一是多种危险的感情,二是各种惊险的官斗。叶峰三十六岁就被提拔为县教育局副局长,从报到那天起就被卷入这两种险情的惊涛骇浪中。他是草根出生,却有顽强的意志和搏击风浪的能力,他像一叶小舟在惊险莫测的宦海里沉浮出没,劈波斩浪,扬帆远航,步步高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