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
这个“不动”
是把前面的不变之体跟随缘之用作一个整合,体用不二。
身为一个佛陀,他一方面证得不变之体,一方面证得随缘之用。
他可以说是九法界众生之所共同尊敬,值得尊敬赞叹,所以叫作“尊”
。
这一段是赞叹说法的人,完全彻证清净的本性。
第二个,我们看赞叹法:“首楞严王世希有。”
当我们要悟入这一念心性的时候,必须有一些方法,这个方法就是本经所说的所谓的首楞严王三昧。
这个三昧,天台宗的解释就是空假中三观。
我们现在是一个生灭的身心世界,怎么办呢?首先修空观,观察你的身心世界是从什么地方来。
它不自生。
你说父母把你生出来。
不对。
父母没办法把你生出来。
父母能够把你生出来,你应该跟父母完全一样。
他把你生出来,你的思想应该跟他完全一样。
事实上不然。
你是假借父母的因缘出现而已。
我们从什么地方来,我们找不到一个来处。
所以,从空观当中破除我们对相的执取,破除妄相。
那么假观呢?我们开始去观察这个身心世界有它的假名假相假用,我们怎么去断恶修善、趋吉避凶。
第三个,中观,就是空有无二的道理。
你能够把空假中三观好好地配合,你就能够进入首楞严王三昧,就能够从生灭的因缘回归到不生灭的本性。
不过,这个地方我们要注意。
你看后面,到了后面二十五圆通的时候,它偏重在空观,从假入空观。
也就是说,其实《楞严经》的思想是偏重在摄用归体,怎么从一个有漏的五阴身心回到我们的真如本性。
《楞严经》是讲这个观念。
《法华经》是依体起用,当你找到真如本性以后,怎么用你的真如本性来创造更大的功德,跟三宝结缘,积功累德。
所以《法华经》是依体起用。
这两个思考不一样。
《楞严经》偏重在破妄,摄用归体;《法华经》偏重在显真,显你自性的功能。
所以这两个——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是相互作用的。
身为一个首楞严王三昧,它能够破除我们的妄想执取,这件事情是非常希有难得。
因为它彻底地破坏,不像我们在过去修无常观、无我观只是个体的破坏,这个是整体的破坏。
所以,从首楞严王三昧当中我们能够称性起修。
蕅益大师说,其实我们也可以从性修二德来发明这个偈颂。
说是“妙湛总持不动尊”
草根男人赵潜龙怀揣为民之念,投身仕途。且看他如何一路横空直撞,闯出一条桃运青云路,醒掌绝对权力醉卧美人膝...
官场,是利益的牢笼胜利者,在人间炼狱失败者,在人间监狱。爱与恨,恩与怨,熙熙攘攘,皆为利往...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
官场如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可陆浩时刻谨记,做官就要做个好官,要有两颗心,一颗善心,一颗责任心。且看陆浩一个最偏远乡镇的基层公务员,如何在没有硝烟的权利游戏里一路绿灯,两袖清风,不畏权贵,官运亨通。...
普通人只要有机会,也可以封侯拜相。看王子枫一个普通的小人物,如何抓住机会搅动风云。每个人都可能是千里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