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那么处所在哪里呢?“随所合处,心则随有”
。
其实这个处所是不一定的,不像前面说一定在身内、一定在身外、一定在根里面。
我的处所在哪里呢?我的心去缘什么境,跟什么境相合的时候,这个心就在那里出现了。
随所攀缘的境界,这一念心就在那个地方出现,绝对不是我前面说的在内、在外、中间三种处所。
这个地方蕅益大师有他的注解,我们简单说明一下。
蕅益大师说,阿难尊者闻其言教而不解其义——阿难尊者把佛陀的言教背下来,但是错解佛陀的意思。
佛陀说“由心生故,种种法生;由法生故,种种心生”
,是在解释生灭是因缘生的,而因缘本身是因缘生因缘灭的,它的本性是自性空的。
佛陀是从这句话告诉我们,如何去了解我们这一念心——是因为很多法的牵动所以产生心;这一念心去造业,又产生一个新的法,又去创造一个新的心态。
所以这个心态是因缘生因缘灭,是缘起性空的。
从缘起性空当中去断除我们的烦恼根源而趋向涅盘。
佛陀的意思是这个,结果阿难尊者错解意思,把心生、法生当作这个心是有实体的。
有实体的东西当然就可以跟谁去合,就有它的处所了。
所以可以看得出来,我们讲说“谬解标处”
——谬解佛陀的真实义,而标出了心的处所。
诸位要知道,一个东西如果有处所,就有它的实体。
有它的实体你就没办法断,有实体的东西你断不了。
佛教经常讲一个观念,讲“诸法无生”
。
什么叫无生呢?不是说真的有一个烦恼,然后我们把它断掉,不是这个意思;也不是说真实有一个生死轮回,我们把它断掉,不是这个意思。
《华严经》说,如果真的有一个众生,我们修我空观、法空观,把这个众生给消灭了,变成佛陀,那我们每一个人都犯了杀罪,因为他是一个众生。
你修止观把一个众生杀死了,转成佛陀,不是这个意思;而是法本来就不生——法本不生,今则不灭。
就是说,本来就没有的。
诸位要知道我们今天的修行,只是把我们生命的本来面目恢复过来而已,本来就没有生死,本来就没有烦恼。
所以修行叫作什么?叫作恢复本来面目,把这些如梦如幻的、我们虚幻的心——攀缘虚幻的境所创造的虚幻的生命体,恢复到原来的清净的本性,恢复本来面目而已。
这叫作无生,就是本来就没有生,所以佛教只是觉悟而已。
觉悟以后你就不随它转;不随它转,你生命就改变了。
你随它转,那就是这句话了——心生故种种法生,法生故种种心生,那你就没完没了了,生命就没完没了了。
所以后面佛陀讲完我们自性本来清净、妄想是不真实的道理以后,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尊者就起来问说——诶,既然清净本然,佛陀您说我们修行是恢复本来面目,妄想是不真实、是本来没有的,那怎么有山河大地?佛陀说,你一动念头就有了,你一迷的时候就什么都有了;你悟的时候什么都没有了。
你要回光返照,它就没有;你要向外去攀缘,什么都是有,什么都有——生死是有的,烦恼也是有的。
所以我们这一念心,诸位要知道两个方向:第一个你要顺着外面去思考,顺着外境思考,我保证有生死,我保证有轮回;你要回光返照,就什么都没有。
它就两个方向。
壬二、破斥。
分三:癸一、牒计。
癸二、正破。
癸三、结破。
好,我们再看佛陀怎么破斥。
破斥当中分三段,叫作牒计、正破跟结破。
关于永恒之门神魔混战,万界崩塌,只永恒仙域长存世间。尘世罹苦,妖祟邪乱,诸神明弃众生而不朽。万古后,一尊名为赵云的战神,凝练了天地玄黄,重铸了宇宙洪荒,自碧落凡尘,一路打上了永恒仙域,以神之名,君临万道。自此,他说的话,便是神话。...
要想从政呢,就要步步高,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要有关键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替你说上关键的话,否则,这仕途也就猴拉稀了...
官场,是利益的牢笼胜利者,在人间炼狱失败者,在人间监狱。爱与恨,恩与怨,熙熙攘攘,皆为利往...
林风因意外负伤从大学退学回村,当欺辱他的地痞从城里带回来一个漂亮女友羞辱他以后,林风竟在村里小河意外得到了古老传承,无相诀。自此以后,且看林风嬉戏花丛,逍遥都市!...
阴错阳差中,仕途无望的宋立海认识了神秘女子,从此一步步走上了权力巅峰...
专栏古耽预收微臣诚惶诚恐求个收藏容棠看过一本书。书里的反派宿怀璟是天之骄子,美强惨的典型代表,复仇升级流高智商反派人设,可惜人物崩坏,不得善终。结果一朝穿越,容棠成了文中同名同姓早死的病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