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惟愿大慈,哀愍沦溺,今日身心,云何是结?从何名解?亦令未来苦难众生,得免轮回,不落三有。
阿难尊者说,我及楞严法会当中的凡夫,还有“有学声闻”
(有学声闻就是四果以下初果以上的这些圣人),我们目前修学的情况也是这个道理。
怎么说呢?从无始劫以来我们明了的心虽然熏修很多戒定慧,但是也跟这个根本无明如影随形。
这个根本无明就是我们最初一念不觉产生妄动的那个攀缘心,我们叫俱生无明。
俱生无明跟我们这个明了的心可以说“俱灭俱生”
,刹那生刹那灭。
那么“俱灭俱生”
这个地方指的是什么呢?这一段指的是阿赖耶识,就是那个生灭与不生灭和合的阿赖耶识。
也就是说,其实我们还没有破无明、证法身之前,我们受着我们内心当中阿赖耶识这个有漏种子的引导。
比方说我们打坐的时候,内心正念分明,但是我们还是一个凡夫,因为你阿赖耶识的种子还在,它随时会表现出来,它这个烦恼是在睡眠状态。
所以,它有时候是休息,叫作灭;有时候烦恼起来活动,叫生。
所以阿赖耶识的烦恼的相貌是“俱灭俱生”
。
所以说,“虽得如是多闻善根”
,虽然我过去生有成就种种熏习佛法的善根,对佛法有这么一点信心,“名为出家”
,在名称上已经是出家了,但是在内心状态“犹隔日疟”
。
其实这个疟疾,有一种疟疾它那个病毒特别的坚固,你很难断除它的。
你吃药只能够一天有效,一天没有效,今天发作明天就好,明天好以后隔天发作,就是这个病毒的根源没有彻底的拔除。
所以说,唯愿大慈悲的佛陀,能够哀愍我们这些沦溺于三界的众生。
因为这个三果圣人——三果、二果、初果这些有学圣人都还没有完全解脱轮回,所以也都是沦溺于三界的众生。
在今日身心当中,应该怎么去观察我们身心世界这个“结”
?这个障碍是从什么地方而来?而解脱又从什么地方开始解脱?乃至于能够使令未来末法当中的苦难众生能够得此圆顿的法门,能够免于三界轮回之苦,而不再沦落于三有之中?这个地方,阿难尊者以“隔日疟”
来比喻我们烦恼是有时活动,有时是不活动。
就是六根当中有时候有烦恼,有时候没有烦恼,你拿它一点办法都没有,应该怎么办?阿难尊者把他修行的苦恼提出来。
那看第三段。
作是语已,普及大众,五体投地,雨泪翘诚,伫佛如来无上开示。
阿难尊者作了前面的宣说跟譬喻以后,把他修行的一个盲点提出来,有时候很相应,有时候不相应。
那么这个时候内心满怀希望,普遍跟法会大众都以五体投地之礼,“雨泪”
就流下悲痛的眼泪,“翘诚”
,翘就是抬头,抬头仰望佛陀,心中充满了至诚之心,来期待佛陀作无上的开示。
那么这一段的阿难尊者的疑请,我们根据古德的注解把它会归成两点。
阿难尊者到底在修行当中产生什么盲点呢?第一个,阿难尊者承认他是有善根的。
我多生多劫有善根,也出家了,有充分的修学的环境,但是我不知道我这个戒定慧的强大的功德力要怎么去对治烦恼。
到底从哪一个地方下手,这个处所在哪里?说我承认有烦恼,但是六根、六尘、六识,到底我从什么地方下手去对治烦恼最有力?它提出修行的处所在哪里?这第一个。
第二个,它修学的次第是怎么样?我找到了处所,我应该先对治什么、再对治什么、然后再怎么做?它的一个前后的次第是什么?所以这个地方阿难尊者等于提出了两点:第一个讲到修学的处所,第二个讲到修学的次第。
草根男人赵潜龙怀揣为民之念,投身仕途。且看他如何一路横空直撞,闯出一条桃运青云路,醒掌绝对权力醉卧美人膝...
官场,是利益的牢笼胜利者,在人间炼狱失败者,在人间监狱。爱与恨,恩与怨,熙熙攘攘,皆为利往...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
官场如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可陆浩时刻谨记,做官就要做个好官,要有两颗心,一颗善心,一颗责任心。且看陆浩一个最偏远乡镇的基层公务员,如何在没有硝烟的权利游戏里一路绿灯,两袖清风,不畏权贵,官运亨通。...
普通人只要有机会,也可以封侯拜相。看王子枫一个普通的小人物,如何抓住机会搅动风云。每个人都可能是千里马。...